【散文】追忆叔叔

2015-07-25 10:32:37 来源:临汾新闻网

    早就想去看看父亲生前的好朋友、我多年没有见过的段联奎叔叔。去年说起此事,他的女婿周大哥说老人家在村里住不太方便,过一段进城住了再看吧。十几天前我和我二姐聊天说起来也想去看看段联奎叔叔:“咱段叔叔帮了咱家好多,真是个好人!”前几天,我联系周大哥看段联奎叔叔家具体的位置地址,不料几分钟后接到一个信息:“老人家已经不在了……正月二十,享年89岁。”啊?已经不在了?太遗憾了。难过、遗憾、自责立刻充满了内心,后悔去年没有去看看他老人家。去世的时候没能去送一程,除了难过,我还有一份深深的自责。我立刻来到了周大哥的家。红姐也在,段联奎叔叔最小的姑娘也在那里,我们一直叫她红姐,已经快六十了。

    段联奎叔叔1927年出生于临汾县底侯村人。解放前参加了工作当了教师,后来在临汾县文教局工作20余年。1970年左右临汾闹派性期间,他被排挤到了大苏公社,负责筹建了面粉厂,又当了多年的公社办公室主任。1984年离休。

    红姐的回忆介绍快言快语,记忆中的联奎叔不断浮现在眼前。中等身材的他浓眉大眼,面带微笑,不多言语,慢条斯理。喜欢抽烟,食指和中指都熏成了黄色。毛笔字不错,记得我结婚的礼簿封面有“亲友赐礼簿”5个俊秀的毛笔字字就出自他手。他为人处事踏实本分,涵养很好。红姐说“小时候我爸从城里回家,我妈想让他在村里多呆一天,就把自行车锁了领着我到家附近的地里干活。以为我爸会到地里来取钥匙,没有想到回到家里一看门搭虚扣着,自行车还在人已经步行走了……当时我妈就哭了,说要知道他会步行进城,说啥也不锁自行车了。二十多里路呢。”他一辈子不爱求人。4个女儿都没有转户口安排工作。只有儿子招工到霍州的煤矿后来调到临汾纺织厂当工人。小女儿即红姐是结婚后靠丈夫周大哥才有了工作。

    段联奎叔叔对我们家很有恩情。上世纪50年代,我父母亲在街上开了一个裁缝部,他来做过衣服,开始和我父亲相识后来成了好朋友。当时他一个人在城里工作,是我家的常客。我小时候记得他常常和父亲有一句没一句地聊天、抽烟、闷坐,吃饭。有时候笑着摸摸我的头,却不说话。母亲常说:“咱家有个恩人,是你爸的好朋友,也就是你联奎叔。真是个好人,是个正人君子。”母亲去世前多次说。

    和红姐周大哥聊了一个多小时,细细地端详了压在玻璃板下面的老人家80寿诞的合影照片,看着他老人家的慈祥笑容,回想着母亲说的话,心里充满了愧疚和感激。(梁希民

    


     

责任编辑:秦芳媛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