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书法家侯天元:习篆心语

2015-09-23 11:59:46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一树梅花一张琴,一壶香茗一缕情。

    一架古帖一卷书,一纸一墨乐一生。

侯天元篆书

    去岁冬月,南窗之外红梅绽放,四顾堂内茶香氤氲。操琴弹曲,拉一曲《光明行》;展纸挥毫,临几页《石鼓文》……笔酣兴至,遂成七言《一字歌》以自娱。

    书法与我,半个世纪,不离不弃,相伴相随,虽辛苦,且快乐。吾之学书,其套路无异,起步于唐楷,多宝玄秘二塔;成长于行书,兰亭圣教二序。虽说天资尚可,却感悟愚钝,不得要领。三十几年过去,世人不乏褒奖,自己终难如意。茫然之际,毅然变法,切断行草情结,追寻书法源头,潜心研习篆书是也。先临秦篆,泰山峄山二刻石;再学汉篆,袁安袁敞新嘉量。后追石鼓,一见倾心,手不释卷,心追手摹,用功最甚。遂于小篆创作之中参以籀文钟鼎之意,方有今日篆书之貌。

    我认为,习篆当从小篆入手,并以认识篆字、理解字义为前提。篆书创作,不仅要切实把握好章法、篆法、笔法三个方面,还需广泛涉猎中国书法史、书法美学、国学、古文字学等相近学科,把书法的内涵、个人的理解和艺术的审美融会贯通,以提升书者的个人修养和书法作品之品位。

    所谓章法,即一幅作品的整体布局和安排,是书法艺术作品的第一视觉印象。

    根据书写的内容,选择作品的尺幅和形式,确定行距与字距,预留释文和署款、钤印的位置等。

    所谓篆法,即篆字的结体、结构安排。孙过庭书谱云:篆尚婉而通,隶欲精而密,草贵流而畅,章务检而硬。工整的小篆,结体平稳,端严凝重,疏密匀停,一丝不苟,密上疏下,体势修长。而吴昌硕篆书,上溯石鼓,自出机抒。上下左右偃仰向背,参差错落,颇有情趣。另有散盘,人称草篆,体势瑰奇,字体偏扁,厚重坚实,妙趣横生。结体随意而不失法度,极具艺术感染力。

    所谓笔法,即篆书的起笔、行笔、收笔和接笔。篆书起笔,必要回锋(藏锋);行笔时,顺起笔之势,中锋而行,提按有度;收笔时,顺势轻按缓收护尾。而接笔乃篆书特有之笔法,遇有过长的环线和弧线时可分成两笔、三笔完成。但接笔必须在书画的换锋之处且不露痕迹方可。

    学习书法,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必经长期的磨砺和积累,方能厚积薄发,不激不励而风规自远也。

    侯天元


     

责任编辑:秦芳媛

上一篇: 【游记】西厢晨记

 

下一篇: 【散文】祖国颂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