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雪泥鸿爪访汶漩——与山西省文史馆馆员邱文选先生一席谈

2015-10-10 14:02:29 来源:临汾新闻网

    兰秋某日,我叩开了闻名三晋的晋史专家、山西省文史馆馆员、笔名汶漩的邱文选老先生的门。

    37年前邱老先生曾与我同在赵曲中学执教,先生那年58岁,与不到“而立”之年的我算是忘年交同事。初来乍到的邱先生,面相温和敦厚,身架瘦小精干,据说一肚子学问,第一印象他就是个好人,仅此而已。后又听说先生早年参加牺盟会工作,解放后在省城教书,因故回村放了20年羊。教书—放羊—教书,反差天壤,何故?大家刚从十年文革过来,类似寻根溯源的许多事情人们讳莫如深,像不愿碰、不能碰的疤痕三缄其口噤若寒蝉,就是再精彩的故事在那样的大氛围中自己不便又不愿讲,也就没人去关心故事梗概了。但同事们都知道邱先生是有故事的人,不过,这故事还没到召开“新闻发布会”的时候,多少年来即是同事们也均闻文选有文采,岂不知“汶漩”是被苦水煎熬蒸煮过来的。

    慢慢地我与先生一起开文联会、作协会、三晋文化研究会等,喜水而又被苦水浸洇的汶漩先生渐渐为我所知,先生坎坷的人生之路、不懈的信念追求、执著的研究毅力、爱国爱党、崇尚真理的节操,让我深深的感动,邱文选,汶漩先生,这位95岁的忘年交老知识分子精英走进了我的心里。

    按照媒体表述人物惯例,我这样写吧:邱文选,男,笔名汶漩,1921年6月生,襄汾县赵康阜平村人,离休教师。1954年3月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民盟襄汾地方组织创始人之一,曾任民盟襄汾小组组长,民盟襄汾支部一至三届主委;民盟全国“六大”代表,民盟山西省委五届、七届常委;政协襄汾县第五届、六届、七届、八届、九届委员;六届、七届、九届常委。山西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山西省三晋文化研究会会员、国际晋商研究会理事、香港国际交流出版社特邀顾问、编委,《交流时报》作家。(作者感慨:任职多多,步履匆匆。)

    汶漩先生1937年参加牺盟会,到牺盟汾(城)乡(宁)边委会干校学习,担任宣传员。1938年考入牺盟总部政治交通干部学校。1939年3月干校分配到隰县九分局担任政治交通员。他认真学习了延安出版的党的机关刊物《群众》,毛泽东著的《论新阶段》《论持久战》《实践论》以及延安出版的《列宁选集》《斯大林选集》等,深入洪(洞)赵(城)一带调查敌情,除写成调查记录上交外,还写了《日寇暴行录》发表于总局《政交通讯》上,受到大家称赞。1939年5月间,延安抗大发起“抗大之友”运动,他和交通局的同志积极参加这一运动并捐款。同年加入民族革命青年团。1939年12月“晋西事变”后,调回牺盟会交通局宣传股。1949年在太原市五一路小学任教。1958年被划为“右派”回乡。1978年平反,分配到赵曲中学任教,第二次走向神圣的讲坛,迎来了人生的又一个春天,1980年离休。

    可贵的是,饱经风霜、饱受磨难的邱汶漩先生以赤子之心回报祖国,回报自己多灾多难的伟大母亲。作为一位与共产党同龄的民盟老战士,不论过去今天,不论顺境逆境,不论放羊教书,与党同龄、同心、同志、同行,“四同”心志始终不渝。他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多年来递交提案、议案、社情民意近百件。20多件被省政协采用,其中1987年提出的《统筹兼顾,计划调配,按小麦播种期先后计划调拨化肥供应的建议》得到时任山西省省长王森浩的批示。1994年在政协襄汾县九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文化开路、旅游搭台、经济唱戏,发展襄汾旅游经济》《对开发我县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事业的思考和建议》被县委以文件形式转发全县。在做好民盟工作的同时,他从事文史研究,特别是晋国史、晋国文化史方面,先后撰写论文、评论610篇,计620余万字,分别在全国50多家报纸、杂志发展。有45篇由国家媒体向海外播发,被香港《明报》、台湾《山西文献》、美国纽约《中国时报》转载。有4篇参加全国性学术交流,2篇入选《中国跨世纪战略文献丛书》和《世界学术文库》。受到费孝通、杜任之、钱伟长、冯素陶、李蓼源等国家及省级领导接见和好评。全国老龄委、中组部老干部局授予他“全国老有所为精英”金质奖章;1985年12月在山西省社会各界为四化服务经验交流会获“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成绩显著”荣誉称号,1990年7月获山西省科委“山西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绩三等奖”,山西省文史研究馆授予他“晋国史专家”称号,其事迹入选《世界名人录》。1996年4月被襄汾县政协评为先进工作者,1997年4月被襄汾县政协评为“六个一”活动先进工作者。2008年出版的150余万字的《史坛耕耘集》系列专著获临汾市第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我翻阅看邱汶漩(文选)先生的经历,像在翻阅着一部历史大书。先生95年的历程印证了一位哲人的话,历史与历史人物,没有句句是真理,只有步步实事求是。是的,他的多舛命途、“汶漩”之搏、求实“文选”、可敬人格,是哲人箴言的有力佐证。

    20世纪在世界东方,最激动人心的话题莫过于救国与革命;21世纪的中国,最鼓舞人心、激励士气的话题莫过于开拓与创新。没有哪个世纪像这两个世纪以如此众多的精神财富砥柱于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邱文选先生是两个世纪的亲历者,是一位对历史、对民族有担当、敢作为的奉献者。

    自鸣钟响了11下,恋恋不舍的我与先生辞行。我握着汶漩先生瘦骨嶙峋的双手,像是握着鸿雁一对坚挺的铁爪,鸿雁振翅,志在千里……

    可敬可贵的邱文选先生!

    李关良


     

责任编辑:秦芳媛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