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是历史的一瞬,如白驹过隙。我仿佛看到两千年前的孔夫子在河边高声呐喊“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仿佛看到朱自清先生在月夜吟诵“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绿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了呢?十年前,2005年的我才38岁,为“奔四”而苦恼,曾经问还不谙世事的孩子:“你看妈妈有多大?”13岁的儿子睁着不惑的大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我,天真的回答:“30岁”。当时,我有些怅惘,有些不甘。
如果时间能够倒流,我会静下来认真思考,停一停脚步,等等我落后的灵魂。十年前,我心安理得当一名教师,认真备课、教书、上晚自习;十年前,我不安的坐在儿子的教室里参加家长会,听老师喋喋不休的教训,为儿子的成绩汗颜,也为儿子给我的一封信而感动的落泪;十年前,妈妈总是打电话来问我身体好不好,要不要帮忙,几百里之外捎些好东西来送给我;十年前,一家人骑着摩托车回农村的婆婆家,参加蔚为壮观的麦收。85岁的奶奶惦着颤巍巍的小脚在院子里指挥众人劳作,闲暇时,在漫天星斗下听老奶奶讲解放前、文革时的往事。
十年后,我已随着学校的转型发展,成为一名基层新闻工作者,兼职教师是我的最爱。
每当有机会站在讲台上,看着教室里一张张青春的面孔,仿佛也回到年轻时代,看着他们迷惘、奋斗,默默地为他们的成长高兴自豪;十年后,儿子从远方的城市回来,陪我散步仍不忘细数我头上生出的白发,眼里闪着泪花,嘴里却安慰说:“妈妈真年轻,就像有40岁”。我笑着拂掉他搭在我肩头的手臂,努力寻找曾经不谙世事的少年的影子;十年后,一家子开车回到婆婆家只需要十分钟。已是 五世同堂的小脚奶奶脑中风突然过世了,她是穿着自己缝制的老衣、戴着花冠走的,儿孙们为老奶奶过百岁生日的愿望落空了。奶奶的一生让我无限感慨,她20多岁守寡,含辛茹苦拉扯三个孩子长大,实属不易。记得她在院子里曾喃喃自语,爷爷在那边等了她60多年了,不知相见是否能相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是怎样的匆匆呢?”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我有过后悔,但我更庆幸自己还没有迷失,还有良知,还努力……我由衷地感恩那些给我痛苦和快乐的人们,是他们给我历练,让我成长。(王青平)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