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小学的时候,我特别喜欢上美术课。从那时起,我就立志要当一名美术教师,为梦想而飞。
最初接触剪纸艺术是在2008年4月5日大槐树祭祖节。那天,我和朋友们在大槐树公园艺术展区欣赏来自全国各地优秀艺术家带来的作品。当走进第二展厅时,我被眼前一幅幅精美的剪纸作品深深吸引,它们各自代表着不同区域的地方特色。当得知这些作品出自一位60多岁的王阿姨之手时,我心里顿时便产生了敬佩和羡慕。
王阿姨见我这么着迷,便向我详细地介绍了她的每一幅作品。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拿上剪刀剪了起来。在妈妈的鼓励下,我心里暗暗下定决心要将剪纸艺术学好,并将它引入课堂。
俗语道:读万卷书不如名师指路。
2009年初,我经朋友介绍认识了一位中国剪纸协会会员董阿姨。一走进董阿姨的工作室,我就被墙上挂的生动传神的剪纸作品所吸引。初次见面交流时,董阿姨的话语中流露出她对艺术的执著和追求。阿姨给我讲起学习剪纸的经历及为之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在她的熏陶下,我更加喜爱上剪纸这门独特的民间艺术,从此开始了我的拜师学艺生涯。
刚开始时,我利用课余时间上网学习有关剪纸方面的知识内容,利用放假时间去书店购买一些名家的剪纸书册进行学习。我最初从一些简单的花草剪起,并与朋友们一起分享我的劳动成果,从她们那里听取意见。随后,我把名家的诗词语段作为我剪刻的一项新内容。看着自己的剪纸册不断丰富起来,我心里非常高兴。每到放假时,我都会把剪好的作品拿去给董阿姨看。在她的帮助下,我的剪纸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
有时为了完成一幅优秀的剪纸作品,往往会熬到半夜才休息,手被剪刀磨出茧,腰很累,眼睛会疼,脖子会很僵,我的心里产生了放弃的念头,但看到自己的剪纸每幅都有着自己的创新,每幅都包含着自己丰富的感情和对生活的热爱,我在心里暗自为自己加油。
如今,我埋下的梦想的种子已破土而出,并且仍然在茁壮成长。我坚信,在人生的旅途中,它能经受起风雨的洗礼和岁月的磨难,历经沧桑,长成参天大树,为大地母亲奉献自己,让槐乡大地变得生机勃勃。我会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让民间优秀的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让中国文化传承下去,让我们的祖国呈现出一幅幅生机盎然的景象。(段端端)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