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如诗如画抒真情

2015-12-11 10:17:39 来源:临汾新闻网

如诗如画抒真情

——写在夏全发《乡愁心语》出版之际

    30年前,由山西省文联选编,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发行的报告文学集《大夹山的脊梁》,分别入选了我们的作品,从那时起,我便知道了夏全发这个名字。在之后的岁月里,由于我们的共同业余爱好,在临汾文坛,我们便渐渐成了知人、知门、知音、知心的好朋友。近日,全发文友把他的散文集结成《乡愁心语》书稿送到我的案头,嘱我作序。我顺口说,作序谈不上,但作为你散文的热心读者,在大作出版之际,我还是要写点感言的……

    (一)

手捧一部沉甸甸的书稿

再翻翻那一页页熟知的目录

我仿佛听到

那充满情爱的《乡愁心语》

在均匀地呼吸

那域外风情里一行行

带着墨香的文字

在我灵魂中舞蹈

《乡愁心语》以故乡为母题

写爱情母子情兄弟情儿女情

把情爱化作至高无上的

爱国情人民情民族情

写自我不作秀说心语再回首

触及肝胆亮魂灵

乡愁是慈母辛酸的眼泪

乡愁是村姑小丫的灿烂笑容

在乡愁里用爱的内涵

编织出春天的诗意

在乡愁里用情的灵感

构思出秋日的意境


在域外风情中

槐花开了梨花笑了

石榴花红映古城

写真写意写生

展示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春到黄花岭

夏登青松峰

秋醉戎子酒

冬抚运河魂

镇江的“锅盖面”扑鼻香喷喷

西安的“老孙家”迎面热腾腾


秀丽的武夷山留下过他的脚步

逶迤的庐山有过他采风的身影

壮美的嵩山留下过他的足迹

巍峨的泰山他曾经奋力去攀登

滔滔的长江之畔

曾经抛洒过他的汗水

滚滚的黄河岸边

曾经留下他的征尘

巍巍的长城他曾披风沐雨

蜿蜒的太行大峡谷里

他曾经放声歌颂

祖国的山川大河啊

寄托着作者崇高的自豪感

与深深敬仰之情

八千里路云和月

见证了他一串串坚实的脚印


正道是

有多少坎坷的经历

就会有多少难忘的记忆

有多少开阔的视野见闻

就会有多少浓烈的思绪

用如诗如画的美

展现域外多姿多彩的风情

用纯洁无瑕的爱

把厚重的“乡愁心语”一线穿成


(二)

诗言志文言情

真情是散文的灵魂

在作者的笔下

写真实生活真实故事

抒真实思想真实感受

不做作不渲染不卖弄不矫情

叙事如高山流水

朴实流畅贴切

宛如一股自然倾诉的亲和之风

于凝重中不乏幽默

空灵中更显隽永


在亲情绵绵友情依依

难以割舍的故土情结里

吐露内心的善良与爱心

彰显人性的真情与道义

用实感述说酸甜苦辣的人生经历

用真情坦露喜怒哀乐的心路历程


散文是知识的文库

散文是拾珠的慧眼

作者用丰厚的知识和超人的智慧

写出千姿百态事物的

独到见解与独到认识

让智性的思维

深邃的内涵

千秋的哲理

融化在耐人寻味的隽语箴言里


在追求家乡的文脉里

让人知晓知识能改变人生的命运

知识可照亮人生的前程

在域外千里的茶座上

开怀畅饮议哲理

品茗举杯重友情

在回眸一件件往事中

捡回诸多散金碎玉般的珍贵记忆

以避数典忘祖

当做传家宝

让子孙后辈代代传颂


散文是美的艺术

它是诗意和真情的完美结合

作者笔下的文字

文采郁浓

耐人寻味

但不搞文字游戏

更不以华丽词藻取胜

而是以质朴鲜活的语言艺术

给人以美的享受

读来得体、贴切、亲和、轻松

在简约中饱含着隽秀

在古朴中蕴藏着典雅

“乡愁心语”老到绵厚 蕴藉幽然

“域外风情”如诗如画 情景交融


通览一部沉甸甸的书稿

贵在真情贵在厚重

贵在质朴的文风


(三)

在金钱至上物欲横流

文学逐渐走向边缘化的今天

不盲从不作秀

不赶浪不追风

作为一名党员作家

把主席的《讲话》精神铭刻心中

“文艺是不能脱离政治的”

把小平同志的话当做长鸣的警钟

坚持“二为”方向

走进火热的生活作

者的身影常常出现在

工厂车间乡村牛棚

乃至百姓的炕头饭桌庄稼地里

一起实行“三同”


紧扣时代的脉搏

写出了一篇篇

接地气正能量

弘扬主旋律

默化主流意识

健康向上

催人奋进的亮点佳作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把习近平总书记新近的讲话精神

仔细领会努力践行

抒人民之情言时代之声

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

呕心沥血再立新功

我深信

在散文这块高原上

全发文友定会用生花的妙笔

创作出高峰作品

使其笔下的散文成为——

点燃信念的火照亮理想的灯景捷升


     

责任编辑:秦芳媛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