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始于事亲
覃光林
如果我们对待世间凡事,都能怀抱一颗诚敬的心,那么,在观照世事时,目光自然而然就会变得长远。目光长远了,便拂去了原本蝇营狗苟的世相,足以思考一些长久而深远的东西。比如说尽孝。要原谅父母也是和我们一样有着缺点的凡人,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以一颗有容乃大的心,爱父母。有了这一片足以包容万物的心空,我们,便不会仅顾及眼前这一小片纳凉的小天地,而会让自己变得更加博大。博大者便会在更渺远的时空里,深刻地去体悟父母之恩。对于父母当下所犯之“错”,且让我们抱以温情,以柔顺的方式适度规劝。无论如何,父母对我们的爱是纯粹的;无论如何,我们必得以一颗更加纯净、温润的心去包容与体悟父母之爱,方才不会陷父母于日后“千夫所指”的不仁不义之中。
孔夫子提倡以礼尽孝,千百年来备受世人争议,但我们不能不慨叹夫子思想的博大。其实,所谓礼,只是一种尽孝的仪式,而仪式只不过是一种形式,其本质是对于道德规范与人心高尚的展望。只要我们有一颗诚敬而负责任的孝心,还怕无法承载不起锦上添花的礼么?
《孝经》有云: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何为不二良方?反求诸己,所有精深的道理全在这四字当中了,唯有自品自悟自践自行。
微笑着感受这生生不息的美好人间。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