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乡村田埂

2016-10-21 11:14:34 来源:临汾新闻网

乡村田埂

孙志昌

  农田是依地形而形成了不同的地块,人们为了种植方便,也为了方便管理,就人为地分成大小不等的田地,那田埂就起了分界的作用。

  在集体,人们会依据种植的庄稼品种以及农田所在位置,而分成大小不等的地块,地块间就用田埂分开。一个大地块里有几个均匀的小地块,既美观也好分工。在生产队的时候,队长派活就是按地块分的,这个时候,田埂就成了劳动的界线。

  后来,农村实行分产到户。户与户之间的农田就有了田埂,家与家之间的田地必须有田埂,下宽上窄,两家各占一半,田埂的中间线就是地的分界线。修好后,远远看去,犹如一条梯形的装饰条横卧在田地中间。

  到地里干活是农民每天所必修的课程。庄稼长高了,地里不好走,那么要走进去,就必须从田埂上走过,起初,田埂的顶端是尖尖的,两家的主人还很用心地修得很直,犹如刀切的一般,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起一个隔断作用。

  田埂修的宽一点,走在上面,会比较省力,尤其是浇地的时候。如果田埂修得比较窄,在上面走的话,别说有水的时候,就是没水的时候,在上面走,想保持平衡也是不容易的,除非有杂技演员的功夫,才能安全地走一趟。

  其实,田埂就是一个分界线,无所谓宽窄。即便是这样,每当收割完毕,人们还是会将田埂维护一下,让其完好如初。远远望去,一条条的田埂横卧在那里,围成了大小不一的长方形,规整而壮观。而等庄稼长起来,就被淹没,还是在默默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有时,我就想,一道田埂就能让人分辨出主人农活的好坏。别看一条窄窄的田埂,静静地守在那里,要知道,那是守着一家人的生命、未来。多年后的今天,我多想再一次去看看田埂,站在上面走一走,回味那段乡村田园的美丽时光。


     

责任编辑:张茜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