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围炉夜话

2016-12-17 10:10:42 来源:临汾新闻网

围炉夜话

一心

  在我的记忆里,最感温暖的地方,是生着火盆一家人团聚的老家灶间。

  天暖的时候,每次饭熟,母亲就将灶膛里还燃烧着的炭火装在灶边的炭瓮里,盖上木板灭火成炭,装满一瓮之后就收在炭袋里,预备着天冷的时候取用。秋去冬来,天冷的时候,晚间母亲烧饭时,就在灶边的火盆里添上平日积攒起来的木炭,用火钳将灶膛里大块的炭火陆续地搬到火盆里,片刻工夫,火盆里就有了红红的炭火,在等待吃饭和睡前的那段时间,灶间里的温馨将严寒隔绝在门外。一家人围坐着,再也不想离开温暖的灶间。

  少年离家到如今中年,在外求学谋生,定居在外地,一年难得回乡数次。如今,昔日低矮漏风的房子早已经换成新房子,但每回冬天归乡,自家的灶间仍是我留恋的地方。母亲仍然像昔日那样在天暖的时候预备炭火,等着秋冬时节我们归家团聚时用。

  每次听闻我们要回乡,父母亲会早早宰杀平日养得肥壮的牲畜,母亲仍然习惯用木柴烧火做饭,灶膛里几乎不断火,灶台热气腾腾,饭菜不算丰盛,但都是母亲亲手做的,围坐在火盆边暖暖的,哪儿也不想去。

  等晚饭后,收拾了碗筷,在余温尚存的灶台边,母亲总不时添加木炭,将火盆的火生得红红的。我们这些子女就将这一年来值得庆贺的事拿出来抖抖,说说来年的打算,规划着老人们当初想都不敢想的事儿,说着天南地北的闲话。如此的围炉夜话年年都有,不管以前是在漏风的老屋,还是如今迁居的新房,年复一年,温暖的灶间是一样的,只是谈论的话题已经不一样。习惯于沉默的父亲母亲安静地听着我们的闲侃,他们脸上的微笑,融在这暖洋洋的灶间里。

  夜渐深时,火盆里的炭火逐渐消蚀,大家都有些倦意了,才陆续安歇。

  这样的灶间,这样围炉夜话,只有在山乡老家才有,只有年迈的父母亲健在才有。温暖的不仅是火盆里的炭火,更是老人跟我们说着闲话的这段温馨时光。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