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我品《静夜思》

2017-02-18 10:12:18 来源:临汾新闻网

我品《静夜思》

王康力

  唐代诗人李白所写《静夜思》,想必老幼皆知,人人耳熟能详吧!然而,在诗中一个字的理解上,不符合诗人李白的风格和当时创作的意境。

  我的小孙子王筱翔,今年上小学,读的经典书很多,像《静夜思》之类的能倒背如流,但我让他说出诗歌的大概意思,小家伙毫不犹豫张口道来:在月明星稀的夜晚,诗人李白坐在睡床前……我说,停!

  大家知道,李白生活在唐朝最繁荣时期,历史上号称“诗仙”。其诗句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明白如话。那么,在对《静夜思》的理解上,我认为存在一些分歧。咱们就从诗的前两句说起:“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其中“床”字,许多人认为是“睡床”的意思,古人称之为“卧榻”。如果按这样去解读,即:月光透过窗户,照在屋内的床榻前,怀疑是地上结的一层霜。这样的解读很牵强,我认为与当时的实际不符,也难以体现作者创作的意境。

  这还得从“井”字说起,古时候,“井”周围有围栏,“围栏”则称之为“床”,合起来就叫“井床”。所以,古时候,在外漂泊的人,思乡心切,看见“有井水的地方”,就当作自己的“故乡”。《乐府诗集》有诗为证:“后园凿井银作床,金瓶素绠汲寒浆”。

  再话说李白其人,创作这首诗正当26岁,青春年少励志游遍天下。此时下榻扬州旅舍,月明星稀,抬望天空一轮皓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在院内散步,见井边月光,疑为白霜。这样理解的话,“疑是地上霜”中“疑”字也更加合理。如果新屋内地上有霜,解释起来就有牵强之意,而“疑”“井床”边上的月光为霜,会更顺当。况且,在夜深人静思乡之时,也应是在庭院内这样宽阔的空间吟诗,比较符合李白的性格。

  通过以上的解读,你觉得是否有些道理?


     

责任编辑:张茜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