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娘唠嗑
王月娥
老李带着妻儿回老家了。七旬的母亲乐得合不拢嘴,眼角的皱纹盛放成菊花,村头村尾的闲事,叨个没完。
母亲说:“村头你花婶的孙伢子毛头今年包了一百多亩鱼池。听说鱼价好啊,青鱼1斤15元,草鱼1斤8元……”
老李随声附和:“哦,就是那个毛头呀,不错,勤劳致富!”
母亲又说:“隔壁家的囡囡大学毕业了,进了一家超市大公司,叫花为。人家工资一个月上万,还谈了个研究生男朋友呢!”
老李的妻子接过话头:“娘,是上市公司,不是超市,叫华为,不叫花为。”
老李微笑着说:“娘说是超市,就是超市。娘说是花为,就是花为。哦,囡囡那男朋友,可真行!”
母亲又说:“村里的贱狗,认识不?高中毕业后做饲料生意,办养猪场,镇上表彰会上都戴大红花了,还是县政协委员呢……”
老李依然笑着说:“那个贱狗呀,认识认识,真不赖,有经商头脑!”
夜深了,母亲叨唠一天,也终于困了。
妻子问老李:“奇怪啊,你从村里走出去,算起来有二十几年了吧?怎么娘说起的那些年轻人,你全都认识?
老李笑了:“认识啥呀?俺只是陪娘说说话。娘一年到头孤身一人,最缺的,就是陪她说话、听她唠嗑的人啊!”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