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实的人生
李士昌
退休在家,年过八旬,闲来无事,便禁不住追忆往事,特别是自己一生的经历总是历历在目。总结回顾工作经历,我以为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之—— —朴实的人生。
小时候家里穷,高中只念了一年便辍学了。当时省行政干校招收学员,300名学员中,我考了第一名。我母亲高兴地说:“我儿子中了状元!”正在学习中,省人事局来人,要在300名学员中,给一位省领导挑选秘书。
我怎么都想不到的,我竟被选中了。后来才知道,一是因为我出生贫农,是抗日烈士的后代。二是因为我是高中文化,考了第一名,字写得不错。
走上工作岗位后,张天乙副省长是我的第一位领导,张老不仅对我生活上十分关心,在工作上对我要求十分严格。
记得有一次打印材料,我把汲取教训的“汲”写成了“吸”,他严肃地对我说:“你要查查字典!把‘汲’和‘吸’意思分清楚。”从此以后,我晚上没事,就常翻阅字典,当时没有电视,查阅字典就成了我晚上的必修课。两年里,我从领导身上学到了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坚定的革命意志。由于出色的工作、努力的学习,1958年8月,我考上了山西大学中文系。
大学毕业后,本来可以留到省里,可是我想回绛县老家工作,到了临汾后,赵雨亭书记把我留了下来。三十五年来,我的工作锁定在文化科普战线上,这期间有酸甜苦辣咸的五味感觉。
后来我入了党,没想到组织将我工作调到临汾县委,任命为学习毛主席著作办公室副主任,主抓学习毛主席著作活动。从1965年到1985年,在这二十年里,自己从不挑肥拣瘦,干一行爱一行,不怕苦不怕累。在以往的评级、评职过程中,让过级别,让过住房,让过职务,让过荣誉。
人常说,由事不由人。1986年没想到地委领导让我挑重担,为建设全区168个小经济区,狠抓了科学技术的普及工作,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一条龙服务。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使科学技术和经济结合有了新的突破,农民腰包鼓了起来。当时的地委书记王民同志深有感触地说:“科学技术要靠普及才能产生效益。”这一成果荣获了山西科技项目一等奖。
从这些点点滴滴的事情中,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论职位高低、才能如何,要把握住做人的思想品德、把握住做人的行为准则,这才是最重要的。
责任编辑:席沛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