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我的哥哥李翔翱

2017-04-22 09:11:12 来源:临汾新闻网

我的哥哥李翔翱

李翔德

  我哥叫李翔翱,小名德顺,因为父母当时膝下无子领养来的。来时多大?我不清楚。他属羊,1932年生,比我大两岁。所以,他来我家时不会大于两岁。日寇侵华到了赵城一带时,我家躲难到赵城东山脚下的营田庄。

  1947年我在洪赵联中上学,住在临汾东门外马路下面的瓦盆窑内,而我哥在临汾城的女子师范当门卫兼打钟。我去学校见过我哥一次,还在他住的伙房内的大炕上睡了一宿。这是我们兄弟俩最愉快的一次相见。再见面则是1948年春,解放军围攻临汾城时,那时的学生因无法糊口要么投亲靠友,要么被征入伍。我因年少而且满身疥疮,未被征兵,而我哥则被征入伍,后来负伤住在鼓楼西边一间民房中。我去探望过他,他伤势并不重,便一同走出来,一直走到鼓楼广场。空旷的广场,似乎只有我兄弟二人。两人说着说着,几乎不约而同地说出一句话:“这会咱妈还不知怎么惦念咱们呢!”说时已泣不成声,说完便抱头大哭。这一情景是我终生难忘的。这是我们兄弟最痛苦的一次相见。从这次相见的情景也可以看出我哥对我妈的真挚之情,全然如同亲妈一般。我哥在襁褓时即来到我家,我妈对我哥也是很亲的。

  临汾解放后,我回到了赵城,我妈和二姐他们都喜出望外,但不见我哥回来,又是痛苦万分。这痛苦中还包含另一种更深层的难以言说的痛苦,就是我哥不是亲生的。临汾与赵城相隔90多华里,我因腿扭伤本是一拐又一拐从临汾回到赵城的,但我妈和我二姐还是让我和二姐夫乔如霖专程徒步去了一趟临汾寻找我哥。能找的地方都找了,仍无果而返。但过了不久,我们收到我哥从解放军某部来的信,说他光荣参加了解放军,在一个连队担任了卫生员。信中还有他和战友的合影,高挑的身体,身着军装,更潇洒了。全家人这才放心了。

  我哥参加解放军后,曾随部队北上解放太原,后又南下,加入了轰轰烈烈的解放战争。他曾多次来信谈到他在部队的表现和受到领导表扬的情景。他在南下途中路经赵城时,同战友一起回家探望,全家兴高采烈,母亲热泪横流,我俩更是亲热异常。临走时,我哥赠送了我一支金星钢笔。显然这支钢笔是部队给他的,也是他身上最珍贵与最具纪念意义的礼品。可惜这支笔和我哥那张珍贵的照片丢失了。现在仅有的一张照片是王争朝特意给我哥和全班学生的合影,被命名为《少年时代1942年》,可以看到我哥10岁时的形象。

  我哥南下后又北上,并寄来过两封信,来信落款变为部队赶赴朝鲜前的番号,我哥终于参加了最光荣也最惨烈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争,也因此而“光荣”了。他为国家民族牺牲得光荣,为家里赢得光荣。

  我的哥哥李翔翱,为国捐躯,为国争光!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