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端午时节

宫佳

2017-05-27 09:25:17 来源:临汾新闻网

    离端午节还有一段时间,市场上就开始有了端午的气息,街头巷尾叫卖着浸在水里的苇叶,仿佛就闻到了粽子诱人的香味。

    小时候,最盼过端午节了。天还没亮,母亲就把煮熟的鸡蛋拿到土炕上,塞进手里,让我们在炕上滚,圆溜溜的鸡蛋在小手里顽皮地滚动着,伴随着我们欢快的笑声。

    滚去了疾病,取了吉祥的好兆头,才可以安心地吃下香喷喷的鸡蛋,把一份安康深深地种在了心里。

    端午节,房屋也弥漫着香味。一大早村子里就飘着艾草的清香。家家户户把艾草、桃枝挂在屋檐下,避邪祛病。清代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有一段记载:“截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鬼”,形象地说明了人们的这一习俗。“艾”和“爱”是谐音,把艾叶挂在门楣上,也就把“爱”挂在家里,把美好送给每一个人。村里的艾草传递着浓浓的祝福的香味。

    最动人的情节是包粽子了。端午包粽子是为了纪念投汨罗江的爱国诗人屈原,这个节日又平添了民族精神,端午节因此成为世代相传的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粽子的种类很多,甜的有玫瑰细沙的、红枣的、豆沙的、桂花八宝的。

    咸的有板栗肉粽、蛋黄肉粽等。在我们家乡,大多是用糯米和红枣作为原料,选上好的糯米粒粒珠圆玉润,红枣饱满鲜亮,母亲用两三片泡好的粽叶包出三个角,好似菱角,然后,以粽叶拧成的细绳系好,放在锅里加热,不久,粽子的香味就弥散在屋子里。年龄稍大一点,对粽子的喜爱更多的是源于和家人一起包粽子的乐趣。一家人坐在一起亲力亲为的融洽氛围,远比在超市买来的粽子要有意义得多。端午节即将来临,又想起端午粽子飘香的时光,想起缠绵在心头的乡音、乡情。

    


     

责任编辑:席沛钊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