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架葡萄享清凉
刘卫
记得儿时,我家小院前有一大片空地。有年入春,父亲灵念一闪,何不在这儿弄出一片“葡萄园”,以在盛夏让街坊们享清凉呢?隔壁左右邻居来串门,父亲提出此建议,大伙儿当即积极响应。父亲对建葡萄园的构想进行了具体分工。
那一阵,街坊们干得热火朝天。父亲找来一株巨峰葡萄藤种苗,购置了一口大缸,在下面铺足了底肥,上面盖满泥,把生机盎然的葡萄藤插在里面,再浇透水。
没几天,葡萄枝上冒出不少绿叶,藤蔓在奋力向前攀行着。街坊邻里抓紧时间平整土地,铺上地砖,在中间用水泥和砖修了张长条形石桌子,旁边还砌了几排水泥凳,场地周围立了六根水泥柱子,用细木条和竹竿搭建起架子,麻绳结成网,只待到葡萄藤蔓和叶子铺满。这个在父亲想像中的“玫瑰葡萄园”便初具雏形。
葡萄是有灵性的植物,只要遵循了其生长习性,它不仅能在炎炎的夏日撑起一大片绿荫,还能结出甜美的果子。在父亲等街坊的精心呵护下,藤蔓四处攀援,叶子蓬蓬勃勃,绿意盎然,“遮天蔽日”。等到入夏,架子上开始挂果。那一串串摇曳下坠的葡萄泛着暗红色的光,像玛瑙晶莹剔透,惹得过往行人驻足观望。我们这些小孩子更是忍不住心里的馋念,叫大人帮忙摘下来,先尝为快。我们尽情地享受着夏季大自然馈赠的美食。
葡萄架下,成了街坊间消夏之地的首选。夕阳西下,母亲仔细地把场地打扫一遍,洒上水。虽然经过一天的烈日暴晒,但浓密的葡萄叶子隔断了热浪。站在下面,感到清凉无比。晚风渐起,四面吹来,人们纳凉意愿变得强烈。各家搬来竹床和躺椅,还带来小菜。男人们围坐在石桌前,惬意地呷着清凉的啤酒,品着消夏美食,天南地北地闲聊。老人和妇女则招呼着小孩,无边际地扯着家长里短。
那时,就数我们小孩子最忙,不好好地吃饭,在立柱前后躲猫猫,像快乐的鱼儿在各竹床和躺椅间穿进游出。偶有大胆的男孩子跟大人讨啤酒喝,随后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夹起一筷子卤肚片塞进嘴里,扭头就跑。背后传来大人嗔怪的责骂声。女孩子吃着西瓜,争嚷着哪串成熟了,哪串最甜。直到搭起板凳采摘到手,用清水洗净,她们迫不及待地丢进嘴里得到证实后,葡萄架下又飞扬起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
父亲陶醉在众邻居在葡萄架下纳凉的热闹场景里,一架子浓荫的葡萄园拉近了邻居间彼此的心,那些年的夏季似乎不那么热。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