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泄美景
霍元辉
图为五泄景色
2016年5月7日,浙江绍兴战友俞校祥陪同我和陈志英在诸暨五泄风景区进行了游览。
五泄风景区位于诸暨市西北23公里处。72峰、36坪、25崖、10石、5瀑、3谷、2溪、1湖,将五泄构成了天然的山水画卷,素有“小雁荡”之称。当地人称瀑布为泄,一水折为五级,所以叫“五泄”。五泄瀑布早在1400年前的北魏就闻名于世,郦道元的《水经注》里,就有着详细的记载。历代的文人墨客如宋杨万里、王十朋,元杨铁崖,明陈洪绶、徐渭、袁宏道、宋濂都曾来此游览。明代吴中四才子唐寅、文征明等赛诗于五泄,更是传为佳话。
古人云:“五泄名山青口锁,到此看山山便可”。我们从青口进入,沿公路前行,路旁曲溪青流,远处看到叠石岩,它壁立数十丈,层层叠叠如彩屏。再往前便是称作“五泄湖”的水库,其弯弯曲曲,长2公里许,犹似一条绿色的绸带飘浮在群山之中,颇有富春山水的风采。我们乘船游湖,在湖中观赏到许多奇特的山石景观,在天一碧码头登岸后,沿五泄溪北上,过遇龙桥,就是五泄禅寺。寺又称永安禅寺,相传为五台山灵默禅师在唐元和三年(808年)所建,至今还保存着明代画家陈洪绶书写的“三摩地”石刻门额、清大学士刘墉为官厅题写的“双龙湫室”匾额。寺左面的石壁上还刻有徐渭“七十二峰深处”的题词,均为珍贵文物。
出了五泄禅寺,过东湫阁竹亭,就听到了飞瀑的轰鸣声。五泄以其神态奇特,变幻莫测的飞瀑闻名于世。五级瀑布总长334米,落差80.8米。我们首先到达了第五泄,其似蛟龙出海,那雷鸣般的瀑布以磅礴之势从30余米的高处飞奔直下。形如匹练,犹如蛟龙出海。继续沿石磴小道,向上攀登就可以看到烈马奔腾似的第四泄,瀑布的击石声及山谷内的回声震天动地。明文学家王思任形容其“声怒、势怒、色怒”,十分形象贴切,故第四泄的观瀑亭被命名为“三怒亭”。五泄瀑布中,气势最为壮阔的是千姿百态的三泄,宽阔平缓的瀑布浩浩荡荡而下,在如磨似洗的岩石中奔泻跌宕,以变幻无穷的姿态呈现在人们面前。我们到时正值昨夜一场大雨,山水流下,瀑布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奔腾咆哮而下,人们纷纷举起相机争相拍照,无不赞叹这个令人心旷神怡、胸襟开阔的大瀑布。坐在亭中赏景,似见万物空澈澄明,顿觉天高地广,能洗净五脏六腑污垢,抛尽人间烦恼,真是“人事是非空缭绕,去瀑仙境乐逍遥”。过了龙门口,就是形似珠帘飘洒的第二泄了。瀑布在二泄下落时,被一块兀石分成两半,分流如珠帘飘动,开朗而又深沉,又如双龙出游不知天高地厚。古人有诗赞云:“两龙争壑不知应,一石横空不渡人”。因此瀑布下首修建的观瀑亭命名为“双壑亭”。紧接是一泄,其隽秀奇巧,水流从石河泻下,瀑布小巧平缓,柔美如月笼轻纱,隽永奇秀。“乐声幽咽,万松飒然,隔岸秋花烂漫,禽声甚乐”,瀑布中间有一水潭,直径1.5米,口微向内收,四壁光滑,深不见底,人称“小龙井”,古人赞其曰:“龙井凿石滩,园匀如截竹,登波落纤埃,照见须眉绿”。从一泄上行,即至刘龙坪,一片空旷之地,环境幽雅怡静,空气清新凉爽,宛如桃园。
放眼望去,满山的植被均已发芽生成,各种野花先后竞相开放,红的像一团团火,白的似一片片云,星星点点的如天女散花,染得景区的空气也带着几分芳香,使人产生一种用力吮吸舒适之感。脚下的溪水、湖水莹莹,到处是禽鸟吟唱,整个五泄山显得分外的明媚亮丽,生机盎然。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