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六十年痴心不改 为农民书写诗篇

2018-04-28 09:19:29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六十年痴心不改 为农民书写诗篇

——简评景捷升的诗歌

段登捷

  2017年8月1日,《山西农民报》以“景捷升六十载为‘三农’而歌”为题,整版刊登了景捷升的诗歌,并加了编者按,称赞他六十年来“深入农村,饱含激情”“笔耕不辍,坚持为农民而歌”,还配发了作者的照片与简介。作为诗人能受到这样的待遇是少见的。《山西农民报》能对一位农民诗人这样的赞誉与力挺,显示编者的见地与魅力。

  要想做诗人,必须先做人。做一个有理想、有信念、胸怀祖国、关爱人民的人。做一个有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有道德、有骨气的人。先做这样的人,才能做个好诗人。屈原如果没有热忱忠贞的爱国情怀,是写不出《离骚》的。杜甫如果没有对人民的同情与关爱,是写不出“三吏”“三别”的。陈毅如果没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乐观的革命精神,是写不出《梅岭三章》的。贺敬之如果没有对党对人民的一往情深,是写不出《雷锋之歌》的。诗如其人,从来如此。

  景捷升之所以能六十年来赤子之心不改,坚持为农民而歌,就是因为他心里始终装着农民,恋着农村。他爱祖国、爱人民、爱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这种爱是他诗歌创造的动力与源泉,他是农民的儿子,是人民的赤子。

  1957年,他中师毕业,参加了工作,吃上了商品粮,离开了农村,但他的心没有离开生他养他的故土。当他看到刚刚高小毕业的女娃娃在农业社当了会计,在煤油灯下打算盘,他由衷地欣喜,写下了《女会计》这首小诗:

  煤油灯,亮花花,

  映着红脸女娃娃。

  小算盘儿哒哒哒,

  宛如平原驰战马。

  三一三剩一,

  一退六二五。

  珠儿拨得真,

  分厘算不差。

  眼明手又快,

  社员个个夸。

  老汉们跷起大拇指,

  小伙子连喊“顶呱呱”。

  要问这是哪一家?

  社主任的女儿郭翠花。

  说她的文化程度呀,

  她高小毕业刚回家。

  这是景捷升的处女作,谈不上诗艺,透露着幼稚。但真实、清新、明快。《山西农民报》大概基于表现了新生事物,发表在1957年10月1日国庆节专版上。这对20岁的景捷升来说,是极大的鼓舞,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歌颂“三农”,是他诗歌的永恒主题。农村的新人新事,农业的发展变化,像玉米杂交授粉、抽水机浇田、拖拉机耕地、塑料大棚种菜,在他的诗里都有反映。尤其是改革开放后,进入新世纪以来,诗人虽已进入老年,但他好像焕发了第二次青春。为农民富起来而歌,接连出版了《农林短笛》《火红的晚霞》《童年的星空》《时代的脚步》《洁白的幸福花》等8本诗集。就在2017年,已80岁的他还深入到浮山县张庄乡徐村,写出了《美丽的小山村》组诗。歌颂新农村的变化,真可谓赤子之心不变、歌颂“三农”的初衷不变。可以说,《山西农民报》扶他登上了诗歌这条船,他没有辜负《山西农民报》的期望,始终航引在歌颂“三农”这条航道里,成为一位地道的农民诗人。

  纵观景捷升的诗歌,突出的特色就是诗歌语言的大众化、口语化。他虽然学生出身,离开学校后当了干部,脱离了农村,但他没有入城随俗,写起诗来既没有学生腔,也没有洋腔洋调,仍然是家乡老百姓的口语,而且六十年来始终如一。请看他六十年前写沤肥的诗句:“七月里/三伏天/割青沤肥不停闲/割的割来担的担/随割随沤省时间/五寸土/一尺草/草上又浇人粪尿/踩实压紧温度高/青肥才能沤得好”。再看他进入新世纪以后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那些诗句:“端起饭碗想起你”“摘掉帽子怀念你”“走出国门感谢你”,完全是大众化的口语,通俗易懂,朗朗上口。

  我们说他在诗歌语言上六十年来一以贯之的口语化,并非说他在诗歌创作上没有变化。他前期的诗歌语言受民歌影响,明白如俗,清新纯真,但浅显单纯,一目了然,缺乏让读者思索回味的余地。而且形式上也比较单一,大都是民歌体的自由诗。他后期的诗歌,虽然保持了大众化口语化的风格,却增添了精炼与深沉。而且在诗歌形式上也有了探索与追求,请看他的《秋色谣》:

  红红辣椒晒满场,

  宛若地上铺红霞。

  红艳艳,

  火辣辣。

  黄黄棒子挂枝杈,

  成排成列密匝匝。

  金灿灿,

  密麻麻。

  每节四句,两句七言,两句三言,而每个三言句都用了叠词,不仅形式新颖,而且读来有抑扬顿挫之感。而那些叠词余音缭绕,引人思考。如果我们再看看他的《汾河公园剪影》《老伴》《牵手》,尤其是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而写的《寻路》《指路》《赶路》,我们就会觉得诗人成熟了。语言比以往精炼,诗意比以往浓郁,内容比以往丰富,形式上有了美的追求与创造。如《扳起指头数变化》这首诗:

  搬进小楼住新家,

  邻里暖房把话拉。

  三个婆娘一台戏,

  扳起指头数变化。

  大婶讲:咱村吃上自来水,

  大街小巷都硬化。

  二妈夸:做饭用的沼气炉,

  家家屋里安电话。

  李家院里李二嫂,

  急急忙忙接话茬。

  村里街心建超市,

  还有电脑进农家。

  ……

  这是一首非常好的诗歌,有人物、有对话、有情境、有风趣,让我们看到了著名诗人张志民诗歌的影子。景捷升的诗歌创作,在精益求精方面,还是有不小的空间。景捷升是一位孜孜不倦力求上进的诗人,我相信他在诗歌创作上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不断前进!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