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葵花韵
郭三姣
蜀葵花,于6月间麦子成熟时开放,而又得其名“大麦熟”。农人将其盛开的花期,奉作麦收的吉日。
当下,麦子已是满地铺黄,蜀葵必定也已耀然绽放。我这个赶花人急着去寻大麦熟,那可是一款美的肆无忌惮的花儿。
“花如木槿花相似,叶比芙蓉叶一般。五尺栏杆遮不尽,尚留一半与人看” 写的即是蜀葵。因其苗株直立高大,花朵大而美好,花期长到艳夏抵秋,常被植于屋角墙边,道侧路畔,或院落周围,作花繁叶茂的绿篱花墙。规整,规模点种的不少,可单株与瓦砾为伍的,三五结伴开在杂荒处的,也是常见的现象。皮皮实实的蜀葵,那黑薄片片的种子飘落到任何环境,都能顽强地自生自长,精彩地完成花的梦想。
滨河路生态公园,林木花卉丰富,一寻便寻到了蜀葵的芳影。终于置身于一大片锦绣夺目的蜀葵花前,郭沫若的诗“箭茎条条直射,琼花朵朵相继”自然地跳将出来,这诗句最是恰如其分地描摹出了蜀葵这一状花序植物的突出特点。蜀葵,一支主干不枝不蔓,挺直了身子能蹿个一人多高。从主干中部始,自下至上,娇花一路次第开放。枝上端绿卵形苞蕾拾级而缀;初孕的新蕾腋在枝梢,含苞待吐的羞红了两腮;新绽的花,花色正是最佳时,娇艳的流香溢韵;下端的旧花,花容却已是疲惫;已经凋谢的呢,化育成了小包子形的蒴果;然后由大扇子似的翠色叶片托举。就这样,蜀葵清秀挺拔的绿秆上,自下而上,挑着蒴果,老花,新花,待放的成蕾,幼嫩的小苞,像接力赛,一路攀登向上,花落花开,花花相接相连,像芝麻开花节节高,使得花期延续六七八三个月。想一想,几个月间,总有花开,这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这是一种多么令人喜悦的花儿。
蜀葵花,花色绚烂多彩,洁白的,大红的,粉红的,淡粉的,乳黄的,暗紫的……浓艳的热烈灼人,浅淡的素雅清心,每一种颜色的花都恰到好处,无可挑剔的完美。尤其惊艳甚至震撼到我的,是那几株血红的,那可是极少见的特殊花色。有一株更是血中泛黑、红中发紫。那花朵的美,我想用一个比喻,就像我们读的深度美文,是那种无法言表,只能意会与感悟的深度美,美的蛊惑人心。
蜀葵花,落落大方的硕大花朵,就简单简约的铺绽一重或两重瓣,像果盘一样,民间也形象地唤作“盘儿花”。盘花,向背而开,花面朝向侧方,我围着花株转着圈,与这一朵面对面对视一会儿,再与那一朵情意绵绵的相视笑一笑……先前都是乍一看略一看,浑然地觉得这花很是姣好。今日细微端详,才知这花确非凡卉,每一朵花都有一股逼人的“花气”扑面而来,白的清气,嫩粉的雅气,红的洋气,暗紫的贵气,但每一朵又都很大气。瞧那瓣片,质地宛若苏杭丝绢,薄薄的,略显一点皱,柔性而泛光润。花瓣的着色,浑然天成,连传神诗作“染红才了染鹅黄”,“新染鹅黄色未干”都不足以描绘出她的色晕。瓣片上青绿的脉络散发成优美的枝状,增添了几多的流线美与色光美。蕊柱着满奶白色的粉绒,像玲珑的迷你小菜花。有的蕊柱头上顶着纤细的花丝,花丝像龙骨小伞一样柔美的散卷着……再有蝴蝶翩翩舞其间,蜜蜂兜兜转转,那是怎样的一帘帘唯美的花之梦,又是怎样的一场方兴不艾的花潮。
话赞“苏杭丝韵,秀甲天下”。品过蜀葵花韵,花中秀甲,此葵确也无愧。
“向日层层拆,深红间浅红”。娇黄新白紫花燃,奔放一路接踵开。这就是学名上的蜀葵花,是因其故乡为蜀地四川。民间的叫法或许更涵养着某一方面的意义:比如“麻干花”“秫秸花”,是说此花一竿子直蹿两三米;“一丈红”呢,即指花株一丈来高,也道出红艳艳的红葵最常见,就像人们红红火火、节节拔高的日子。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