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乡下吃“野餐”
朱莉静
回忆中,在乡村吃饭都是美的。
小时候在奶奶家长大,那里有宽敞的院子,世外桃源一般,又如一座童话中的城堡,我就是那里的公主。我快乐得像一条河里的鱼,一只林中的鸟。
初冬的清晨,奶奶会做稀饭或年糕汤。有时是一碗热腾腾的稀饭,伴着鲜美的“鱼冻”,说不出的美味。太阳的光芒洒满院子,也洒到饭碗里,那就是“阳光拌饭”。
有暖阳的春日午间,花丛中蜜蜂嗡嗡叫,我捧着饭碗四处游荡,看茭白池里黑珍珠般成群的小蝌蚪,往来嬉戏,伴着鸡鸣犬吠,芬芳扑鼻的花香,这样的饭菜更有滋味。香椿在枝头悄悄发芽,下面是星星般的阿拉伯婆婆纳,夹杂着娇嫩的苜蓿、马兰头、艾青、鼠曲草。这些野菜正是此时的盘中餐,阳光倾泻下来,碎金般的在植物上晶莹,也在饭碗里的米粒上闪烁。有时烟雨绵绵,望着农田里披着斗笠的农人,正在插秧,把身子弯成一张弓。茵茵的禾苗在春风中摇曳,白鹭在禾苗上起起落落。午间,农民们打开饭盒,正在田埂上品尝着他们的“春雨拌饭”。我也在屋外品尝这“春雨拌饭”。
初夏是很美的时节。阵雨过后,滴滴闪着光芒的水珠长在竹栏上,蜻蜓降落在竹子尖上休息。我捧着饭碗在院子吃饭,忍不住调皮地摇动一根竹子,闪下一地的“水晶”,惊动了蜻蜓,纷纷起飞。火热的夏天,热到饭都吃不下,人们只想“咕咚咕咚”喝水,大口大口吃西瓜。晚餐时,热气退去,很多人家会把桌子搬到院子里,倒上自酿的杨梅酒,满桌子的农家菜,饭桌上聊着当天的经历。我常常捧着饭碗跑到河边,饭碗里装着小鲜,迎着习习凉风吃饭,那是“夏风拌饭”。我看着河里的鸭子成群地游过,鸭农撑着竹竿,赶着它们回鸭所,他用洪亮的声音道:“醉八仙,又喝上了?”“来,快来吃!”“醉八仙”是我爱喝酒的爷爷,一天的劳作过后,他美滋滋地饮着酒,伴着傍晚从河里摸上来的蛳螺。我坐在岸边,一边望着自己的倒影,一边把饭菜撒进河里,和鱼儿一起分享……
仲秋时节,天高气爽,桂花飘香,我会捧着碗,顺着桂香向野外走去。路的一边是清澈的小河,一边是无边无际的农田。踩着夕阳的余晖走到山边,雾气氤氲着整座山谷,我坐在山脚下的岩石上,望着夕阳和晚霞,慢慢品尝这“晚霞拌饭”。直到爷爷奶奶的喊声从山谷那头回传了过来,我才悠悠地步行回家。
如今,在城市里吃着各种各样的快餐,稀奇古怪的拌饭,偶尔去高档的酒店聚个餐,填饱了肚子,却满足不了挑剔的味蕾。
多少次酒足饭饱之后,才发现心中念念不忘的,还是那乡下人家的“自然拌饭”。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