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三伏晒书

2019-07-21 10:12:52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三伏晒书

  □王永清

  “三伏乘朝爽,闲庭散旧编”,中国自古就有伏天晒书的习俗,在艳阳高照的日子里,把一册册书,抱到院子里晾晒,实在是一件很风雅的事。

  我小时候,住的是土坯房,家里没有书房,也没有像样的书柜,书要么码在木桌上,要么放在纸箱里,或者堆在床头……很容易受潮。书有一部分是父亲的,父亲是一位民办教师,各种教学用书随处可见。另一部分是我的,大部分是小人书和四大名著等。

  三伏来临,父亲会择一个晴好的日子,和我一起晒书。我们先在院子里放两条长板凳,将一块门板支在上面,然后,把书一摞摞地抱出来,摊在门板上晾晒。

  父亲对他的书很珍惜,用一块半干抹布,小心翼翼地抹去书上的灰尘、霉斑,像怕碰疼了那些书似的。有的书起了毛边,父亲就用光滑的磨刀石压平;发现书有脱页、破损的,就用胶水粘好。父亲做这些事时很从容很细心,这是一种惜物的心态,惜物就是惜福。

  我则像元帅检阅士兵一样,在门板间来来回回走几趟,边走边瞧,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每一本书都是我的一笔财富,都有一个故事,记录了我生活的点点滴滴。

  记得《闪闪的红星》这本小人书是我用挖草药的钱买的,为了赚钱买它,我在几座山之间寻觅一种叫桔梗的药草。还有一本《挑滑车》,讲的是岳飞手下大将高宠的故事。那年我生日,父亲给了我两角钱,我决定买一本《挑滑车》,买书要过一条河,那几天刚下过雨,河里涨了水,我被河水冲得摇摇晃晃几欲跌到,父亲为此还打了我一顿。

  我们常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书亦如此,要经常翻动它才好。书积压久了,会生“蠹虫”,一生虫书就破损了。晒书是护书的主要途径,书晒过之后,每本书都吸收了阳光的味道,重新散发出油墨香,让人无比舒畅。

  陆苏在《晒书》中这样写道:“每每想着就开心得醉的事,莫过于在某个好太阳的日子,在燕儿筑巢、青藤掩映的庭院里,布衣布鞋、素面素心地晒书。”,望着一院子沾满阳光的书,该是一种怎样的闲适自得。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