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村里话新年
韩和平
日历揭开了腊月的门帘,浓浓的年味溢出大街小巷,也掀开了新农村的屋顶。
我闻着香味来到新村,盘腿坐在窗明几净的妹妹家热炕上,手捧香茗,听妹夫叨咕村民们在新村过大年的话题。
“大哥,说心里话,住这么宽敞明亮的房子,开始还感到不自在呢,睁眼不见黄土,心里不踏实,好像是住宾馆不是自个家。住惯了,感觉和小村的土窑洞就是不一样。村子大了,人自然多了,说的唱的跳的都有,哪家红白事,帮忙的也多,不用发愁找人。你看,才开腊月门,大家就心急火燎的着手准备年货。”
“哈哈,新村新气象就有新想法嘛,正常的。”
“我昨天出去转了转,三排五号院的大姨,带着花镜一粒一粒的挑选黄豆,说是住进了新村,要做最好的小石磨豆腐给大家尝。你可能没吃过,她们家的豆腐早就在这条河的东西两山有名了,她们家豆腐雪白无杂质,松软筋道,尤其刚蒸出来谁见了也挪不动腿。”
“一排二号小院的小梅家,上午就在村里请大把式了,下午开始手搓馃,这游荡在村子里的就是她们家烧出的香油味,不到晚上,我们有口福尝到今年新搓馃的美味了,哈哈。”
好吧。小梅是我的学生,我们去她家看看。走出四合小院,迎面一排排新房壁上的墙画,在暖阳的照射下熠熠生辉。有振兴农村的、有环境建设的、有孝敬老人的、有教育青年遵纪守法的,一个墙面就是一本教材,一幅标语就是一条行动指南,美丽极了。
敲开小梅的门,老师的到来,热情自不必说,只见炕上盘腿坐着掌案的大把式,手里不闲的翻弄面剂子,嘴里在招呼每个人的搓法。围定案板的大嫂小妹尽管我不能一一叫上名字,但看那一个个脸上挂满了开心喜悦,这样的场景不由得把我带回了多年前老家手搓馃的现场。“老师,早就听说你是下搓馃的高手,不敢劳驾你,今天你在我家遇到了,可不能错过露一手的机会啊,让我们见识一下。”我哈哈笑着,洗手,操起工具——8号铁丝做的专用筷子,当当敲响,小妹递上一把早已套在擀面杖上的搓馃,我轻轻摆动,使稍有粘连的分开,将一端轻轻放入滚沸的油锅,油锅沙沙,泛起热雾。片刻,我左右摇动,拉长搓馃迅速折叠起来,然后抽出一根筷子,压住膨胀起来的馃子上,等待着完全上色。也吸引了案边的十多双眼睛,老把式说道“把式不把式,一看就知道。老师的功夫还在”。霎时,满房笑声飞出门窗,吓得在院里觅食的麻雀扑棱棱飞上了墙。火红的场景,怎能没有火红的新年。
告别了小梅,妹夫说“明天就是腊月里的第一个逢集日,你会看到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大包小裹的置年货,购新衣,买菜蔬,集市上拥挤得不透风,比唱大戏还热闹。”
“我和十二排六号的小强说了,在他那百十只羊里留一只羯羊,杀了过年。告诉了本家大鹏,他就住在东5排,土特产给我留下,孩子们回来欢欢喜喜过个新年。”说着打开衣橱,拿出孩子们网购的一件件新衣服。
是啊,过去的小村小家,过年和平时差别不大,如今的移民新村,一千多口住在一起多热闹啊。试想新年的新村,街头巷尾摆着一辆辆轿车,大红灯笼高高挂起,大红对联闪烁着喜庆的气氛,一声声拜年的祝福洋溢着由衷的喜悦,美丽的乡村真是充满魅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