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日历情怀

2020-01-01 09:24:18 来源:临汾新闻网

日历情怀

冯天军

  记忆中,到了岁末,父亲就到集市上买一本新年的日历,母亲拿到日历总是先翻看一会儿,然后,为挂在哪个地方母亲总是掂对很长时间,堂屋的正中不合适,那是悬挂中堂或者年画的地方,挂中堂的两侧,因为有条机隔着,所以不好看日历。最后,觉得挂在东山墙比较合适,山墙的下面没有东西,人可以随便走到近处去查看。掂对好了位置,母亲在墙上砸一个钉子,用一根红头绳穿过日历,系起来,就挂在上面。

  母亲不识字,但认识数字。为了不忘记一些重要的日子,母亲总把带有重要日子的那张日历折起来做记号。为了整本日历一张不缺,她还用一个夹子,把翻过的日历夹起来,而不是一张张地撕掉。

  每当日历用完了,我想从中得到一些练字的纸张,母亲是不会答应的,她很郑重地把日历从墙上卸下来,仿佛对待战场上的英雄一样,除去尘土,然后小心翼翼地放到她那陪嫁的箱子里。

  小时候,我觉得母亲很迂,像吝啬鬼一样对待不起眼的日历。而且每逢闲暇,母亲就从箱底里拿出那些刻着时光的日历,不住地翻阅,仿佛从中发现什么宝贝似的。一会儿微笑,一会儿叹息,一会儿摇头,一会儿流泪。我不懂得母亲的表情包蕴含了什么,问她的时候,她总是说:“小孩子不懂,别问了!”

  直到我长大,我才恍然明白了母亲对日历的那份良苦用心。母亲不识字,不能用文字的方式来纪念那些生命中的重要日子。唯有通过收集日历这样的方法,提醒自己,某年某月某日,生活中又发生了哪些事!

  一张张日历记载着家中的那些过往,记载着一个个光阴的故事。我第一次开口叫娘的那天,我上学的第一天,姐姐随军的日子,父亲生病住院的日子,二姐当教师的那一日,或者哪天借了张婶的三个鸡蛋,吴妈的一瓢面,谁家儿女结婚、生孩子……母亲记得分毫不差。所有这些,在母亲眼里都是重要的节点,可是和母亲有关的,却从来没有。

  一张张日历,让我彻底读懂了母亲。母亲像一个时光的守护者,用日历的方式,守着家人和邻居们那些永远不老的旧时光,经冬历夏,永不泯灭。

  母亲早已离开人世,使用日历的时代也渐行渐远,但母亲对日历的那份情感却永远的留存了下来,让我们儿女也学会了珍藏生活中的那些“大事”,永远做一个懂得关爱别人和有感恩心的人。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