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难忘儿时端午节

2020-06-25 09:43:16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难忘儿时端午节

汤礼春

  对于端午节,我总觉得有些神秘的色彩。小时候,我生活在一个小县城,那里风俗浓厚,到了端午节,尤其会显现出来。

  端午节那天,天刚蒙蒙亮,母亲就会把我们叫醒。我们起来后,她带我们向城外田野里走去。到了野外,她要我们把地里的庄稼或小草小树上的露水用手沾了,洗眼睛。母亲说:这样不仅能让眼睛明亮,而且不得眼病。我曾经好奇地问过母亲,为什么非要用端午节这天的露水洗眼才不得眼病呢?母亲说,这是老辈人传下来的,不会错。关于端午节的露水,还有一个神奇的用途,那就是用来发面,不仅不需要酵头,而且发出来的面蒸馍馍格外香。街坊们都要在端午的前半夜,把那些盆盆罐罐摆放在野地里接露水。

  洗过眼睛后,母亲就带着我们采野艾蒿,兄弟姐妹几个一人采一把,举着艾蒿,浩浩荡荡地回家了。到了家里,母亲把采来的艾蒿扎成一把把的放在门前,然后又给我们鼻子上、耳朵上一人抹上一点雄黄酒,说是为了辟邪。邪是什么,我们闹不明白,但知道不是好东西。

  端午节,母亲还让我们吃几头蒜,说是杀虫排毒的,但为什么非要在端午节这天吃大蒜才能杀虫排毒呢?这对于我们来说,还是个谜。吃了早餐,该上学了,母亲会给我们身上系一个香包,这是母亲连夜赶制的。我问母亲,香布袋里面装的是什么,母亲说是药草。我问为什么平时不带香布袋,而偏要在端午节带呢?母亲还是那句含糊话:老辈人传下来的。

  中午吃完饭,我嚷着要去河边看赛龙舟,母亲则要我和她一起去采栀子花。我问母亲:为啥早上不采,非要等到中午采呢?母亲说:只有端午节这天中午采的栀子花才有用,回去用蜂蜜浸泡后是一味好药呢!蚊虫叮咬了,用它一擦,就不痒了。

  又是一个非端午节这天就不能的神奇,为什么有这么多非端午节而不可的事情呢?问遍左邻右舍的老人,都是那句老话:老辈人传下来的,自然有道理。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