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罩子灯
高强明
在洪洞县广胜寺镇北郇村,有座“乡村文化记忆展示馆”,馆内分布16个展区,共展老物件4000余件。这些老物件,大部分是我40多年收藏积累起来的。对老物件的收藏兴趣缘于一盏“罩子灯”。
“罩子灯”盛行于20世纪60至80年代,它是由灯座、灯头和灯罩组成的。灯头为镀铜金属材料,拧紧即可与灯座成为一个整体,灯芯下端通到油容器内,上端通过灯头旁边的一个小齿轮来调节火苗大小,灯头周围有四个弹性的卡片用来固定灯罩。灯罩由玻璃制成,中间粗两头细。
提起我们展示馆内的这盏“罩子灯”,往事就会一幕幕呈现在我的眼前。
1966年春,在湖南省礼陵县人民医院工作的叔叔高忠回乡探亲时,给我家带回三件礼物,罩子灯、暖水瓶和雨伞,这事儿很快就在村中被传为“新闻”。
一天,村里要在小学教室召开大会,村干部就委托堂哥到我家,借这个“罩子灯”在会场照明,母亲听后满口应承。
开会前,大家陆续来到院中,一些邻居急着先到我家,来看这些稀奇 “宝贝”。邻居叔叔在现场“维持秩序”:“能看不能碰,碰坏了你们可赔不起”!奶奶坐在坑头上乐呵呵地,母亲忙着给各位倒水让座,一家人非常开心,确不想会没开完灯没了,心碎了……
奶奶坐在坑头上气得骂骂咧咧,父亲拉下脸低着头走出了院门,我们姐弟几人如泄了气的皮球,母亲更是伤心地抹起了眼泪, 堂哥也吓得好多天不敢露面。
过了些天,母亲向村上提了灯的事情,但回复是无处去买,父亲只好安慰说:“算了吧,今后别再提这灯的事了。”
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父亲受托在村里开办了“代购代销点”。有一次我们用平车向县城送完货后,在县土产日杂门市部,见到了与我家一样的“罩子灯”,记得罩子灯“很贵”,但父亲还是买了下来。
用了没两年,村里通了电,这盏灯也就光荣“退休”了。后来我就找了个纸箱放上软垫把它收藏起来,有时停电时也会拿出来用一下,电来了就再擦干净放进去,如多天不见还要打开看一看。
再后来,去邻居家串门时,见到一些精致的老油灯总是不由自主地端起来、看一看、摸一摸,总要想办法得到手……
随着油灯收集量的不断增加,我更像着了魔,一发不可收拾,在我眼中,每盏油灯就像那盏被破碎了的“罩子灯”,都是有故事、有灵魂的。在收集灯具的同时,我又逐渐喜欢上了民俗老物件,去串门时,进院第一眼总是先看有没有废弃的老物件。
有些老物件人家不舍得送我,我也会拿起来,哪怕擦一擦污垢,也感到非常满足。有时路过一些村落的“垃圾场”也不会错过机会,总想看看有没有别人随手丢弃的“宝贝”……
每当得到一件老物件,我都会擦拭、修复,甚至抛光、上桐油等。有些因搬迁、拆迁房屋的朋友或邻居,对一些老物件感觉保存占地、丢了可惜,他们就会先通知我去“验货”看有没有用。当得到一件有兴趣的“宝贝”时,我会兴奋得几天睡不好觉,吃不好饭。
经过多年的收集,到目前已累计有不同类型的民俗老物件达数千件。正因为有了这么多的老物件,才有了这座收藏丰富的“乡村文化记忆展示馆”。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