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看得几清明
林甜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纷纷飘絮的清明细雨,低声呢喃着,诉说遥远的思绪。
我时常倚窗远眺,漫天金黄,跳入眼帘,热烈而奔放。忽而想到苏轼曾经问道“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不禁笑了笑,自言自语道:“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是啊,万物正以一己之力,驱赶着你剪不断的清愁,抚慰你怅惘的心。
苏轼在悼念亡妻叹道“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每每读此,潸然泪下。想来,难忘的应该是蕴藏在心底的情思吧。我是极少做梦的人,然而,每逢清明,爷爷总会走进我的睡梦里。在梦里,他大多是嘴角弯弯,时而躬耕南院,时而呷一口老酒,双眼明晰。我的双眼紧随着他,丝毫不敢有一丝松懈,总怕一个不小心,他就会溜走,一如当初的猝然离去。来不及告别的生离死别,最让人难以释怀。爷爷走时,我18岁。那时尚且不懂得“生与死”的含义,只是懵懂地知道,此后,再也见不到爷爷了。
如今,我30岁,时间已悄然无息地抚平了我心灵的褶皱。我已经懂得与其在痛苦中追忆往昔,不如在幸福里,重拾爱的余温。
每逢清明,爸爸定会携一家老小祭祖、扫墓。那日,我们会约定俗成地沐浴更衣,恭敬地祭拜先人。归途,风吹麦浪,空气里夹杂着菜花的清香。偶尔,几只蝴蝶逗留肩头,引得孩子们雀跃欢舞,一路上,长辈们追忆家族变迁,全然没有黯然伤神。爸爸说:“我们过得好,是对先人最大的慰藉。”想来,那些隐藏在家族里的传承,是对祖先最好的缅怀。
如今,又逢清明,我独自一人倚在窗前,倾听窗外春雨絮絮,思绪纷飞。远处,几行扫墓归来的路人,撑着伞,惬意地采摘着路边的野花,碧油油的草丛,繁花点点;枝头,几只不知名的鸟儿,叽叽喳喳,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倚窗卧听风吹雨,杏花枝头早莺闹。几盏清酒邀故人,满园春色迎清明。
春野、细柳、踏青、扫墓,岁岁清明,今又清明,轻声问自己:人生看得几清明?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