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之赠吾“毛边书”
□ 曹文敏
早就听说过有一种图书叫“毛边书”,但一直没见过,当然也就未读过了。
第一次亲眼见到“毛边书”,是在2018年6月某日,那年我已是个80岁的老头。
赠吾“毛边书”的是李琳之,此君是山西省襄汾人,与吾是同乡。他是山西大学特聘教授,山西省国际文化交流协会根祖文化研究委员会主任,中央电视台系列文化纪录片《华夏之源》的顾问。他年龄虽小我20多岁,我们却相交甚笃,可称作忘年之交。
那次,他从北京给我寄来一本《山西笔记》,这是他编著并新近出版的图书。
打开这部书,我先是一愣,这部书封面古香古色,装帧甚是考究。但翻开欲读时,却发现书页横面的上下和竖页,大都粘连而未裁开。当时我愣怔了:琳之咋能干出这么令人尴尬的事?连页码都没裁开的新书,咋能面市?
愣怔之后,方才恍然大悟!继而是惊喜!哈哈,原来这是一部吾向往已久的“毛边书”。
“毛边书”,开始只流传在欧洲等外国,后来传入我国。“毛边书”的装帧方式非常特殊,印好的书,三面都不切开,每一页都是相连的,读的时候要一边阅读一边进行裁剪。初始,作者赠他人“毛边书”时,常常附带送一把裁纸刀。
这种新颖的书籍装订方式,能够培养阅读者耐心阅读,一页一页细细阅读的好习惯。原想把所有粘连的书页一次性全部裁开,但又一想,那样做是有违赠书者的初衷的,大不敬啊!
我怎能辜负好友琳之的良苦用心呢?于是,找来一个废弃了的剃须刀片,一边小心翼翼地裁开有粘边的书页,一边认真细心地阅读每一篇文章,直至把这本书全部读完。
裁读毛边,闻香品茗,品味一次雅士生活方式。小壶小盏、清芳漫溢,云光潋滟,轻啜慢品;毛边缓裁,书页渐展,曼吟低诵,击节拍案,文心细润;此等雅兴,怎奈俗人无福消受。
琳之儒雅,赠我“毛边书”,足证他对我的抬爱。他的大著已全部裁开,而且认真拜读了,使我受益匪浅。
从2018年起,琳之每出一部新书,都会在第一时间赠予我。我深知,写书、出书人付出的心血常人难以想象。因此,我不忍无偿阅读他的新著,但我给他转书款时每每都是再三推辞。于是我转换了一种方式酬谢他,那就是为众多朋友推荐他的新著。
琳之虽还是个刚逾天命之年的后生,但他志存高远,壮心不已。藐视浮华,埋头苦干,写人未写。从2020年至今,用了3年时间,先后写出并出版了上古三部曲:《前中国时代》《元中国时代》和《晚夏殷商八百年》,皆为惊世骇俗之宏著。
奉告读者诸君,请认真读一读琳之先生的上古“三部曲”吧,定能让你从书中获得你最想知道、最需要知道的、最应该知道的上古中国历史。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