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为政当如于成龙

2023-05-06 09:29:54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为政当如于成龙

——观廉政话剧《于成龙》有感

李天武

  山西有个于成龙,他在为官时定下《示亲民官自省六戒》,提出“勤抚恤、慎刑法、绝贿赂、杜私派、严征收、崇节俭”。为官23年,于成龙始终坚守清贫,廉洁公正,清清白白,堂堂正正,从一介书生,到45岁出仕,后官至一品,百姓爱称“于青天”“于青菜”,被康熙誉为“清官第一”“天下廉吏第一”,朝廷加赠为太子太保,谥号“清端”,赐御书对联“历仕甘棠随地荫,两江清节至今传”。民心所向缘何来,德之所致得其所,带着一份倾慕与敬仰,诚惶诚恐走近于成龙。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众星齐诵之中,于成龙,六十五岁的老人,怀揣着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直隶巡抚为民请命,惩贪官,治污吏,横眉冷对千夫指,身正何俱千重难,“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誓把贪腐分个明明白白、真真切切”。他所做之事皆是公事、民事,没有一件私事、亲事,他生活俭朴、公正严明,印证了那句名言:“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则吏不敢慢,公则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

  魑魅魍魉,藏污纳垢,踏入直隶境内,于成龙便察觉了直隶府衙的官场凶险和水深火热。大名知县赵履谦的阿谀奉承,布政史奇英的阴险狡诈,官场裙带缠缠绕绕,小舅子邢家良的不谙世事,无疑为法情交织的爱恨情仇埋下了深深的伏笔,进而于社会历史与人伦道德夹缝立体塑造大写于成龙,在欲望与困境之间来回煎熬奔波。

  于成龙还是低估了势态的发展,直面他的是,直隶官场的花天酒地,盘根错节,一致排外,固若金汤。面对他的是,直隶难民的流离失所,民不聊生,呼天抢地,哀鸿遍野,真可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为了让百姓有吃不受饿,于成龙不惜舍弃自身性命,甚至不顾家人安危,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不顾军师柳晋阳阻挡,不惜“触犯皇威,忤逆皇权”,毅然决然打开皇家粮仓赈济灾民,拯救黎民百姓于水火。尽管圣君英明法外开恩,大胆于成龙命悬一线直言纳谏,倚仗乾隆的“爱民仰体之心”,僭越之罪险中赦免,却未料才出龙潭,又入虎穴——奇英明珠强强联手,坑坑见血,势力反扑步步惊心,招招致命。尤其是作为幕后指使的一代权臣、贪官之首明珠,尽管在剧中只出现了一次,其余明珠的戏都是以白色面具与“衣架代人”隐晦出场,以明珠为主导的强权邪恶势力就像幽灵一般在封建王朝上空徘徊游荡。官场“马上飞”,怪诞莫须有,不翼而飞的官粮,让于成龙势如坐蜡,百口难辩,好不容易施策“淘”出真相,却又直面晴天霹雳——恩师之子,家妻之弟,一剑救命之恩的生死之交邢家良,误中官场奸计,替贪官窝藏“赈灾粮”,触犯法律沦为死囚,面对九十高龄的恩师、先生、岳父,老年丧子,无以维系。一方是社稷重任家国情怀,一方是生世难以偿还的绵绵亲情,那份游离法外的旷世亲情,太深太重,至死无法还清。白发送黑发的人间苦楚,天人永隔生离死别的揪心哀伤,于成龙无颜面对,伏地不起……

  在当今社会,我们总要面对法和情的交织重叠,法情直面,情理并行,孰轻孰重,自有分明,但在于成龙身上,却演绎了法不容情和法要容情的双面轮回。保定粮仓开仓放粮,于成龙赢得了民心,朝堂之上众臣之中,却因明珠的一手遮天和众臣谙于世故陷入四面楚歌,几近“打入死牢,论罪当诛”。一面是和百姓的鱼水之情,一面是和官场上的世故人情,艰难抉择之中,于成龙不卑不亢,敢于直言,“心怀天下的天下官员,在情急之时不致畏首畏尾,才能救民于水火,解民于困苦”,乾隆深受触动,内心慨叹,法理容情,法应容情。可面对亲情和法纪的抉择,于成龙又“自相矛盾”,法情如水火,法理不容情。面对妻弟邢家良,于成龙心如刀锥,难以割舍。的确,如果于成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邢家良便可平安无事,毕竟邢家良作为一介商人,又是从犯,更重要的他是于成龙恩师加岳父的唯一子嗣,尤其是作为有着过命交情的救命恩人,永宁书院读书写字,年少时的把酒言欢,林林总总,萦绕心头。如果断送在他的手中,归乡后也无法向岳父和家妻交代。但于成龙还是硬下心肠,大义灭亲,亲手将其送上刑场,正如他所言,“法度的衡量,当看行事者的本心,若行天下人之事,行天下人之善,那法自当容情,若为一己私利,伤天害理,置天下百姓而不顾,则法必严惩”。自知难以幸免,邢家良毅然穿上囚服,含泪诀别,“我爹百年之后,替我在他坟前烧个香、磕个头,尽个孝。你还记得永宁书院外那棵桃叶卫矛树吗,等你不做官了,我们再一起回树下读书写字,到那时,我还叫你一声姐夫”,直令人仰天长啸,泪落湿襟。

  赵钱孙李,黎民百姓,天下生仁,芸芸众生。爱民之官,民必敬之,亲民之官,民必爱之,爱国之官,国永记之。暗无天日的直隶,于成龙是一盏明灯,燃烧自己,照亮黎民,富了百姓,赢得苍生。隔空相望的今日,于成龙是一种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和理念价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耐人深省,回味无穷。回头反观“一小撮”,贪图一己之利,心怀万般侥幸,吃喝无度,享乐无垠,眼睁睁地走上了与人民为敌的歧途。在他们心中,努力遵守官场上这样或那样的“规则”,唯独没有遵守党纪国法这一总规则,最终只能是咎由自取,抱憾终身。唯有独善其身,洁身自好,不求富贵,但求平安,法理容情,法不容情,你始终是你,你一定是你。

  江山社稷之福,黎民百姓之福。这就是于成龙,守仁爱众生之法,恤千万百姓之情。这就是于成龙,不怕丢乌纱,敢为民请命。若天下多几个于成龙,百官就能廉洁自好,法度自当严明无私,天下需要更多的于成龙,黎民百姓始得安居乐业,国家社稷方能万世太平。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无数个于成龙生生不息,继往开来,于成龙精神必将在三晋大地生根发芽,遍地开花。

  “有一民当有一民之生计,有一户当有一户之安康。”做官不是做一方百姓的父母官,而是为一方父母做官。为政当如于成龙,清心寡欲、淡泊明志,始终以“廉”为官德之首;为政当如于成龙,家国情怀,社稷重任,心怀大爱,法情分明,日日对照,朝夕自醒。

  大义凛然、刚正不阿,敢于担当,廉洁奉公,与民同心同德,廉吏天下第一。

  为政当如于成龙。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