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州年馍是在过年前夕蒸的馍,专供春节期间招待亲朋好友食用。自唐代流传至今,制作年馍的能工巧手遍布各个村庄。
霍州年馍,纯手工艺,花样繁多,栩栩如生,形象逼真,还包含各种寓意,有登高馍,分三层、五层两种。由圆形面坨儿和红枣累加而成,男人要多吃,象征“步步登高,事业兴旺”之意。也是过年期间最有分量的款待贵客的必备主食,是年馍中的“高贵馍”。枣花馍,由中间粗两边逐渐变细变尖的条形面卷成圆形状而成,环内有枣,故称枣花,象征“心灵手巧”,易入口好咀嚼,是年馍中的“方便馍”。五心枣花,枣花卷成五环,内共放五颗红枣,有“五福盘寿”之意,是年馍中的“吉祥馍”。花馍,是用面团模仿揉捏成自然界中多种花型,有“花开富贵,聪慧灵巧”之意,女孩应多吃,希望女孩像花一样长得漂亮可爱,也是女人的“专用馍”。圆馍,由面团揉成半球形馍,有的里面放一颗枣,象征“圆圆满满,团团圆圆,”食之耐饱,是年馍中的“实在馍”。钱串子馍,由面团加工成古钱模样,象征“财源广进”,是年馍中的“发财馍”。红世馍,圆馍顶端置五个枣,象征“红红火火,家业兴旺”是年馍中的“热闹馍”。兔娃馍,把面团加工成兔子模样,有卧兔、跑兔,有“活泼善良,创业,玉兔迎春”之意,是年馍中的“可爱馍”。鱼馍,把面团加工成鱼的模样,象征“年年有余,如鱼得水”之意,是年馍中的“如意馍”。
蒸年馍也是一件很高兴很有趣的事情,但由于制作年馍工序较多,劳动强度也大,还需提前先约好几个邻居朋友互相帮忙,相互偏工来完成。蒸馍当天有的家户凌晨四五点就开始了,男的和面、烧火,女的揉面、制作,大家分工明确,各尽其责,井然有序,忙而不乱,说着,聊着,逗着,乐着,笑声从她们中传来,这使春节的气息更近了。面和好后,拿到面案上用力均匀揉好,在根据制作什么样馍,把面团分开大小,开始动手做年馍,一把剪刀、筷子、木梳就是她们手中的简单制作工具,一把红枣、红豆,则是她们精心作品上的美好装饰,胡须、肢体用剪刀剪,红枣做花儿,乡村的人们用自己灵巧双手把吉祥、幸福,和谐都做到这精巧别致年馍当中,她们用娴熟麻利的手法做出各种各样年馍,一天下来,虽然劳累和辛苦,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欢乐、写满了祝福。
年复一年,流传至今,蒸年馍已成为当地的传统习俗,它寄托了霍州当地人们对人生美好生活的希望和祝福。她们期盼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风调雨顺的好年景,更重要的是一家老少们能健健康康、和和美美、平平安安。
作者:武勇江
责任编辑:巩鹏
上一篇: 故乡的村庄
下一篇: 捧读元宵节(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