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绵梨园情 悠悠长歌行
绵绵梨园情 悠悠长歌行
——刘鉴三、刘春澍父子剧作合集《梨园长歌行》点评
临汾新闻网讯 今年5月,由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山西春秋电子音像出版社印行的刘鉴三、刘春澍父子剧作合集《梨园长歌行》首发式在襄汾县戏剧家协会礼堂隆重举行,我有幸领取到赠书一部。闲暇之余,乘兴低吟书中所刊载的精彩剧词,每至动情之处,便难以自抑地手舞足蹈,常常会发出声来。“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唐诗、宋词、元曲均可称为诗书,诗书也是一个文化品位的代名词,文化品位愈高,气质自然不凡。品赏刘鉴三、刘春澍父子的剧作合集《梨园长歌行》,深深地被他们父子非凡气质和高超的艺术素养所感染。
在这里,简单地介绍一下刘鉴三、刘春澍父子二人的身世和建树。刘鉴三(1914——1958),民国二十六年(1937)在山西大学文学院毕业之后,返乡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创作诗歌《灾民泪》。晋南沦陷后,回本村任教,给学生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日伪逼其出山,他婉言拒绝,志在投奔延安;行至西山,被阎锡山部所阻,在秋林做誊写员。抗战胜利后,在临汾师范任教,深受学生爱戴。1951年春,荣调至山西省文教厅剧目审定组任组长,并成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从事剧本创作,他改编的蒲剧《燕燕》,在省第一届观摩演出中获奖后,又赴京津及朝鲜、福建前线演出。搜集、抢救、抄写、存档山西四大梆子传统剧目400余个,在传统剧目的继承发扬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1958年,文艺整风期间离世。截至今日,《中国戏曲志·山西卷》《中国戏剧集成·山西卷》等把刘鉴三的生平和业绩载入其“人物志”中。刘春澍,1943年生,大学学历,中学高级教师,山西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在襄汾县汾城中学担任语文课教学工作多年。
《梨园长歌行》是他们父子两代人的剧作合集,全书可分为上、下两卷:上卷收录了刘鉴三的《燕燕》《墙头马上》《文嫣》《屈原》等剧本7个;下卷收录了刘春澍的《双失约》《泪洒潇湘馆》《倩女离魂》《核桃情》等剧本10个。刘氏父子二人,由于生活时代不同,因而,在剧本创作的选材上,都有着时代的烙印;但也存在着相同点。其一,他们对于元杂剧都怀有浓厚的兴趣。其二,对于戏曲这份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们都抱着一种相同的执着态度,即“抢救”:刘鉴三生活在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建国初期,他积极带领着有关人员搜集、抄录,抢救了山西四大梆子中即将失传的400余个传统剧目;刘春澍生活在经济大潮冲击下戏曲艺术走向低谷的时代,他被同行们誉为文学创作的“千手观音”,他不仅熟悉诗词歌赋、散文、小说、剧本这四大文学体裁的创作方法,对于政治论文、文学评论、对联的写作也有很深的造诣,但他甘愿在剧本创造上耗费心血,是他不忍心让老祖宗遗留下来的珍贵的戏曲艺术在我们这代人手里失传,他要勇敢地担当起抢救戏剧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抢救,这两个金光灿灿的大字,诠释着刘鉴三、刘春澍父子二人生死不渝的人生取向。
这篇短文囿于篇幅有限,不可能对他们父子的全部剧本逐一评析,只好每人选出一个,浅尝辄止地作个评述。
剧本《燕燕》为刘鉴三的代表作。此剧系根据元代戏剧家关汉卿流传至今已残缺不全的《诈妮子调风月》改编而成。刘鉴三在改编过程中,对原著情节做了大胆处理,并将原来的大团圆结局改为燕燕撕碎老夫人所赐之衣物,愤而逃离张府、给予抗争。
剧中那优美的戏词,多年来一直得到戏剧界专家们一致赞扬和推崇。第三场《侍药》中“公子的青衫披在身,暖了我的身也暖了我的心……他在梦中还叫燕燕姐,不由我脸上泛红云。”至今,这些台词,仍被广大剧作家们奉为经典,仍被民间众多戏曲观众和戏迷票友广为传唱。刘鉴三把元杂剧经典成功搬演当代戏曲舞台,其代表作《燕燕》剧本亦成为当代经典,王秀兰的《燕燕》蒲剧录音,成为新中国建国初期各机关、厂矿、学校、城乡高音喇叭播放的主要内容……刘春澍根据元杂剧四大家之一郑光祖的《迷青琐倩女离魂》而改编的《倩女离魂》。刘春澍改编本充分保留了原著的精华,词句优美、韵味悠长。例如,在第四场《琴心》一折中,倩女(魂旦饰)追赶王生的唱词,他是这样写的:“乱蓬蓬情思堆鸭,汗溶溶泪挂脸颊。倩影飘渺踏岸沙,腾云穿雾步月华。追王生柳外兰舟,走得我身困力乏。直追他断桥西下,又赶到秦淮卖酒家。”经过倩女说服王生之后,王生答应带倩女一同赴京应考,二人即将上路时,刘春澍为倩女写了如下的唱词:“满目秋光落黄花,夕阳坠山映残霞。艄公呀!快把那云帆高挂,握双桨将兰舟催发!走完水路又把车马驾,但愿得文苑客一时奋发;我好比昔日卓文君,甘愿侍奉你这汉司马。”窃以为:只有如此优美的剧词,才可称得上九曲回肠、沁人肺腑、动人心弦啊!名扬全国的诗联专家薛启发读了《梨园长歌行》之后,曾赋七律一首,对刘氏父子的剧作给予高度赞扬。特将原诗转载如下,权作本文的尾声:
少迷元曲慕梨园,词美韵深情意绵。
关白残篇初续就,郑王旧调待增添。
龙城笔折千秋恨,夫子星沉九域寒。
幸喜太平兰继蕙,长歌引我识前贤。
曹文敏 (作者系襄汾县文联原主席)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