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字始祖出西赵

2016-07-13 10:16:52 来源:临汾新闻网

  在临汾城南西赵村口,曾立有石碑,上刻“仓颉造字处”,碑系清乾隆四十九年秋临汾县令李早荣所立,青石制,每字有20厘米见方,字体遒劲,秀美有力。此碑现存尧都区博物馆。

  仓颉,相传为黄帝史官,生活在平山脚下汾水东岸西赵村一带的部落里,因其聪明好学又勤劳勇敢,被当时的部落首领黄帝统一到他的部落里,安排其管理部落猎物、牲畜、粮食等东西,记载部落历史。仓颉起先用贝壳、结绳计数、记事。然而,随着黄帝部落的日益发展,囤积的东西越来越多,仓颉便仔细考察琢磨,用各种飞禽走兽的形状再加上自己的想象,在墙上刻画各种各样的符号来记载物品的数量及部落大事,成为最初的象形文字。几经流传和逐步发展,一代一代传承至今,成为中华民族汉字最初的源头,西赵村一带也因此成为中国最古老文字的发源地。

  流传下来的史籍记载和《临汾县志》说:“上古仓颉为黄帝左史,生而四目,有睿德。凡灵龟负图书,丹青甲文,遂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鸟兽语山川,指掌而拼文字。文字既成,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为潜藏。今城南有仓颉故里碑。”这段文字,虽把仓颉当作神人,但也确证了仓颉造字的历史。临汾城南赵村一带,也曾确有“仓颉故里碑”。

  汉字,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伟大创造,传承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的辉煌历史。仓颉被奉为创造汉字的初祖,尧都西赵成为古尧都历史名村之一。(锡刚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