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史话(四十)

2017-06-27 21:52:29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作者乔忠延

    强晋乱国的晋献公

    晋献公稳定国内后,就要向外扩展。先从何处下手?他瞄准的目标是虢国,理由有二,一是车厢城屠杀群公子,有个别公子逃到了虢国;二是当初曲沃每次进攻国都翼城,虢国都代表周天子出兵前来镇压,结下了冤仇。

    晋献公十九年(前658年),晋国出兵讨伐虢国。讨伐虢国,军队必须从虞国土地上经过。如果虞国不同意,那这事还真有难度。晋献公正为此事焦急,大夫荀息给他出了个主意,献出垂棘之璧和屈产之乘贿赂虞公。

    晋献公答应了。宝玉、名马献给虞公后,荀息到虞国请求借道。虞国大夫宫之奇闻知,当即进谏说,晋国送来这么重的厚礼,必然另有所图,千万当心!虞公不听宫之奇劝告,收下礼物,当然也就难以回绝晋国的请求,就答应借路。

    第一次出兵,晋军进兵快速,退兵也快速,大将里克、大夫荀息,率军占领了虢国的下阳,虢公在乱战中逃跑到了卫国。晋军不再追击,很快收兵,退回国内。

    没有灭了虢国,难解晋献公的心头大患。时过三秋,晋献公又要伐虢,又要从虞国经过,虞国大夫宫之奇又去劝谏虞公,千万不要再借给晋国道路,谚语说:“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虢国灭亡,虞国就危险了!”虞公听了不以为然,照借不误。

    晋国大军顺利从虞国通过。这一次进军,晋军消灭了虢国,不再给虞公留情面,回师途中,顺便消灭了虞国,俘虏了虞公。大夫荀息还惦记着献给虞国的宝玉、名马,就在宫中找来。他牵着马,向晋献公呈上宝玉,晋献公得意地说,玉璧还是老样子,只是马齿长了!这就是“假途伐虢”、唇亡齿寒”典故地由来。

    晋献公没有陶醉在灭亡虢国、虞国的胜利中,他继续举兵扩张。到了晋献公二十五年(前652年),已消灭了诸多戎狄和姬姓小国,大大扩大了晋国的疆域。《史记·晋世家》记载:当此时,晋强,西有河西(今山西、陕西之间黄河南段以西)与秦接境,北边翟,东至河内(今河南沁阳一带)”,为后来称霸奠定了疆域辽阔的基础。

    


     

责任编辑:付基恒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