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乔忠延
周成王桐叶封弟
晋国开国时并不称晋而称唐。
周武王去世后周成王即位,因为年幼由周公旦摄政。此间发生“三监之乱”,唐国也趁机作乱,周公旦断然出兵将之灭掉,并把唐国的国君迁到今陕西省长安县东南的杜地,称“唐杜氏”。之后,进行了继武王之后的第二次分封,将叔虞封于唐国,因而称为唐叔虞。对于叔虞,史记·晋世家》这么记载:周武王与妻子邑姜欢会时,曾梦见天帝对他说,我让你生个儿子,名字叫虞,将来可把唐国封给他。后来胎儿出生了,手心果然有个“虞”字,故起名为虞,人称叔虞。至于封唐,最早见于《吕氏春秋·重言》:成王与唐叔虞燕居,援梧叶以为珪,而授唐叔虞曰:‘余以此封汝。’叔虞喜,以告周公。周公以请曰:天子其封虞邪?’成王曰:余一人与虞戏也。’周公对曰:臣闻之,天子无戏言。天子言,则史书之,工诵之,士称之。’于是遂封叔虞于晋。”司马迁在《史记》也有相同的见解: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珪以与叔虞,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请择日立叔虞。成王曰:吾与之戏耳。’史佚曰:天子无戏言。
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于是遂封叔虞于唐。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故曰唐叔虞。”写下了关于周成王桐叶封弟的史话。
两部典籍对于桐叶封弟的记载几近相同,区别在于《吕氏春秋》里是周公说“天子无戏言”,而《史记》则写史官说“天子无戏言”。对于这段历史,临汾市翼城县民间传说更为生动,据说那里就是叔虞的始封地,至今翼城县的故城村还遗留着往日的门额石,上面的大字就是“桐城”,县城遗存的清代门楼还有“剪桐封国”门额。将民间的传说简述出来是:周成王名叫姬诵,是周武王的儿子。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