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乔忠延
东岳庙里的民间信仰
佛教的地狱就不一样了,这里不是死后过日子的地方,而是转世的必经之路。据佛陀所说,地狱为六道之一,轮回者根据其业力而往生此道。但地狱不是永恒的,根据其生前作为判定下次往生界别场所。由此可以悟出,这东岳庙已不是一个单纯的道教场所,而是杂揉了佛教信仰的庙宇。若细思考,那地狱惩罚的作恶的种种行为,维护的恰恰是儒家仁者爱人的美德。因而,从这个庙宇里可以观瞻到中国传统信仰在古代已经多元化了。至少可以说,从明代出现地狱,国人信仰已经多元化。不过,再多元也没有离开根本宗旨:劝善。
将这种民间信仰认识透彻、运用到位的是民国年间的蒲县的知事石映棂。前面说过,东岳庙又叫柏山庙是因为庙建在柏山。柏山有柏树,郁郁葱葱,漫山遍野,很是壮观。可是,这满山柏树差一点化为乌有。民国初年,盗贼四起,土匪作乱,砍伐山林成了风气,柏山的林木也面临危机。官家张榜禁止,衙役四处巡捕,仍然屡禁难止。眼看好端端的山林就要毁于一旦,知县石映棂忽生一计。是日晨起,即告诉县吏,昨夜东岳大帝黄飞虎给冀向魁、曹棂秀托梦,说是:伐吾山林吾无语,伤汝性命汝难逃。遂命人取来文房四宝,砚墨挥毫,将此语书写出来,镌刻成楹联,选择吉日,敲锣打鼓,悬挂于山门。说也灵验,从此少有人再敢偷伐山林,偶有斗胆者,不是摔死崖下,就是跌断肢体,后来再也没有人敢于妄为砍树。至今,此联仍然悬挂在门柱上,而且题款上注有冀向魁、曹棂秀“梦感”,知事石映棂沐手敬录”的字样。知事借助东岳大帝的神威,保护了林木。这也告诉世人,宗教信仰具有的威力,往往超过法规的作用。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