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精巧别致“猫见愁”

2020-11-05 08:51:16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如今条件好了,不少村民家里有了冰箱、冰柜,存放食物方便了,‘猫见愁’也成稀罕物了。”近日,隰县寨子乡峪里村村民马只保指着农耕非遗展馆里的精巧别致的“猫见愁”这样介绍。

  展馆里的“猫见愁”由柳条、藤条等精编细作而成。“猫见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可放物品的编筐,编筐肚大口小,筐上有手提柄,手提柄内为柳条,柳条经过筐身,经藤条缠绕与筐自成一体,柳条拧成的手提柄共有3条,最后经过藤条皮缠绕捆在一起,使物品更美观、更实用。最显工艺的数“猫见愁”的另一部分——盖子。盖子同样由藤条编制,只是技艺更为复杂和严格。顶部有便于手拿的圆球形“疙瘩”,下边呈伞形逐渐收拢,盖子底部做工更为精细。盖子底部有边圈,边圈处藤条数量增多并向外凸起,与底部的编筐外沿大小一致。边圈底下则向内微收后垂直向下,形成一个“瓶塞”似的盖子。盖子扣到编筐后俨然一体,不仅美观大方,而且经久耐用。

  “以前生活用品匮乏,只有过年时才能买二三斤肉,为了保鲜只有放到阴凉通风的地方。放到外边又怕猫偷吃,所以先人们就发明了这种预防猫偷吃的编筐,名字就叫‘猫见愁’。”73岁的马只保介绍,“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猫见愁’的用处少了,许多孩子们没见过,也没听过,如今走到这里,才能看到先辈们用过的物品,了解先辈们的智慧和这块土地上的民俗文化。”

  记者 张春茂 文/图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