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汾李志学:“五老”的“后勤部长”青少年的“贴心爷爷”

2015-05-28 09:42:16 来源:临汾新闻网

“五老”的“后勤部长”青少年的“贴心爷爷”    

——记襄汾县关工委主任李志学

    临汾新闻网讯 2013年,李志学担任了襄汾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他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实现我们的梦想,靠我们这一代,更靠下一代。”两年多来,他带领关工委这个团队做出了骄人的业绩,受到广大群众的称赞。

    

落实领导机构 狠抓组织建设

    李志学做过多年的领导工作,深知建立健全关工委组织是工作的首要环节,没有充满活力的团队,一切无从谈起。他诚邀曾经和他搭班子多年的人大原副主任张如侠、贾怀保、朱怀仁,教科局局长刘彦青,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高俊峰等作为自己的助手。同时,把相关委局一把手聘为关工委委员,形成实力强大、团结协作、真抓实干的领导机构。他还在退休干部中选聘了25名思想觉悟高、工作能力强、身体健康的老干部、老教师加盟,担任秘书长、副秘书长,充实了“五老”宣讲团、未成年人法律无偿服务中心和通讯组等工作机构。这些人没有报酬,只讲奉献,执着敬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落实了领导机构,李志学携几位副主任早出晚归深入各乡镇、农村、学校调查摸底,在他们辛勤努力下,全县13个乡镇、248个村庄、155所学校和2个委局关工委组织相继健全起来,各单位“一把手”被推选为关工委主任,实现了各级关工委组织有班子、有牌子、有队伍、有活动阵地,形成了全县上下联动、互通信息的完善工作网络。

    上任之初,李志学了解到有相当数量的干部群众不知关工委是干什么的,于是决定首先要提高关工委知名度,唤起“五老”同心干。首先,他在大邓乡举办了由全县基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参加的培训班,通过学习提高了对关工委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工作的使命感与责任心。其次,办关工委网页。当时经费问题成为拦路虎,他自费拿出6000元购买了电脑、打印机等设备,在襄汾政府网站办起了关工委网页。再次,多次召开宣传工作会议,成立了兵强马壮的通信报道组。“五老”人员入户宣传,力求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如宣传了网吧的危害性,引起了学校和家长的高度警惕,许多家长、老师成了义务网吧监督员,有效地遏制了青少年犯罪率。永固乡、南贾镇年轻夫妇外出打工的较多,未成年孩子由祖父母看管,容易使孩子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报道组撰写了《留守儿童的护花使者》一文,帮助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他们还利用县关工委成立20周年之际举办系列纪念活动,出版发行“关心下一代事迹”的丛书,使县关工委名声大振。

              

注重品牌建设 工作充满活力

    李志学十分注重品牌建设,通过两年的不断实践、摸索,总结确立了维护青少年三项权益(即弱势儿童平等健康成长权、中小学生良好受教育权和青年人创业就业权)、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活动品牌。这些品牌主题鲜明、基础扎实、富有实效,为留守、贫困、孤儿、残疾等弱势儿童撑起了一片蓝天,使他们和其他儿童一样共享公平发展机会,健康成长;纠正剥夺中小学生受教育的侵权行为,为中小学生创造了良好的教育条件。

    

建设营养厨房 惠及三万学子

    随着农村教育布局的调整,襄汾县寄宿学校迅猛增加,加之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致使留守儿童占到学生总数的62%。一些寄宿制学校厨房条件差、厨具简陋、饭菜品种少、营养差,影响到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正在各学校为购置营养厨具筹资发愁时,李志学获悉中国关工委和安利公益基金会准备为山西省捐赠60套营养厨具,通过捐赠厨房设备、培训管理员、推广营养食谱,改善少年儿童的营养状况。为了搞好这项工作,李志学建议县政府成立了专门领导组,并请缨担任领导组长,他上太原,到临汾,向省市关工委领导陈述襄汾情况,述说实际需要,为襄汾争取回7套指标。随后,他又带领关工委老同志冒着酷暑,深入全县寄宿制学校,一个学校一个学校地进行考查,按要求筛选出襄汾三中、永固中学等7所学校作为受惠学校。很快,总价值35万元的7套厨具运抵各个学校,这批厨具美观大方、质量上乘、操作方便,深得师生和厨师们的欢迎。

    7所学校的良好反馈,使关工委领导班子产生了在全县普及春苗营养厨具的念头。李志学一行4人到中国关工委项目部,恳求为襄汾县再解决41套营养厨具。经过反复协商,双方签订了合作协议。2015年初,该县实现了“春苗”营养厨房全覆盖,3万余名农村中小学生享受到营养厨具给他们带来的实惠。

   

悉心搞好服务 当好后勤部长 

    关工委老年人多,如何发挥好“五老”作用,是搞好关工委工作的关键所在。李志学常说:“工作要靠老同志干,我的角色就是当好他们的后勤部长,为他们服好务。”他对“五老”们工作上支持、精神上尊重、生活上关心,让老同志们心情愉快、心甘情愿地干好工作。

    精神上尊重。李志学倡议编写出版了《五老情缘》一书,宣传武永贤、刘学智、胡文焕等43位“五老”的模范事迹,并亲自撰写序言、修改书稿,还亲自编写了张登荣、尉建华等人的事迹文章;在关工委网页上举办“五老风采”专栏,及时报道“五老”的先进事迹,他亲自撰写栏目的开篇寄语,点赞自己的伙伴,鼓舞士气。

    工作上支持。文联原主席曹文敏、科委原主任张登荣、景毛联校原校长柴鹏,编写了《帮孩子们学习成才》《点亮人生演讲录》等书,李志学不仅应邀为他们的书写了序言,还将这些书作为关工委推荐读物,印发给全县中小学生。75岁的曹文敏深入实验高中、赵曲高中等8所学校演讲,每次李志学都亲自陪同,认真聆听。武永贤创办“孝和堂”,李志学多次前去指导,并亲自听课,还将其作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基地,以关工委名义授了牌。

    生活上关心。两年来他看望过患病的尉建华、李金城等十几个人。曹文敏一时不慎在雪地滑倒造成小腿骨折,高俊峰腰伤住院,李志学带领班子成员几次前往探望,多次打电话询问康复情况。在经费十分拮据的情况下,还为他们每个人解决了3000元医疗费。吕晋荣老伴杨桂林去世,他前去吊唁,敬献花圈,送去礼金。关工委是一个清贫组织,有时开完会,工作完已过午饭,李志学、张如侠、贾怀保、高俊峰就轮流自己掏腰包管“五老”的饭。“五老”感动地说:“有这样的好领导,不尽全力工作就对不起他们。”

    李志学的倾情付出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他被“五老”们亲切地称为“俺们的后勤部长”,被青少年称之为“咱们的贴心爷爷”。在今年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会上,李志学代表县关工委发言,总结交流了他们的经验,受到了市里的表彰。(王稳锁 房桂花 杨丽娟

    


     

责任编辑:柏东丽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