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大网惠民生
——襄汾县赵康镇三樱椒协会科普惠农纪实
临汾新闻网讯 如何将农业科技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如何给农民提供优质的产供销服务?如何将松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抱团闯市场?走进襄汾县赵康镇三樱椒协会,这些当下农业农村发展的热点问题或许能找到破解之道。
这个成立于2003年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紧紧围绕当地三樱椒、玉米、小麦等农作物生产,靠真心服务赢得农户信赖,靠团体作战赢得市场先机,在转型和创新中不断发展壮大。
传播急需的农业科技
“群众在农业生产中存在哪些疑难问题,我们就要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在赵康镇三樱椒协会创办之初,会长曹玉刚就把这一条作为安身立命之本。
赵康镇地处临汾西南端,共30个行政村,36044口人,80422亩耕地,是一个原生态、无污染的纯农业大镇。这里土地肥沃,地势平坦,气候温和,无霜期长,水利条件好,适宜辣椒生长。1998年当地农民开始试种三樱椒,取得了较好的效益,随着种植面积逐步扩大,管理技术不高,市场信息匮乏,销售价格受限于人的困境不断显现。恰在其时,赵康镇三樱椒协会成立,围绕产前、产中、产后三个环节,科普宣传、技术指导,一项为椒农提供全方位、多层次服务的工作在协会常年开展。
协会在全镇各村配备专职农业技术员,每村选定10个科技示范户,建立健全镇、村、户三级科普网络体系,采用集中和分散、田间到农户、专家授课与经验交流相结合等形式开展科普宣传。聘请市、县农业专家开展三樱椒专业技术培训,联系召开新品种、新化肥、新技术推介会。在全镇30个村设立科普惠农信息栏,定期开展三樱椒栽培、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培训。通过能人效应和示范效应,把农业新技术、新成果传播到会员和农户,引导椒农由粗放型种植向技术性种植转变,由传统农业向无公害生产转变,提升三樱椒的品质和产量。
按照“以点带面,辐射示范,村户联动,统筹规划,分片实施”的思路,协会创建辣椒生产专业示范村5个、专业示范户350户。赵康镇及周边村庄实现了三樱椒生产的标准化、规范化。2014年,协会以赵雄、南赵、牛席、义西毛、丰盈种植基地为重点,统一供应种子,统一供应化肥,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栽培管理,与往年相比亩减少喷农药次数两次,浇水一次,亩节省26元,为三樱椒无公害生产积累了成功经验。仅赵雄村一个村就种植三樱椒2600亩,占全村耕地面积78%,平均亩产260公斤,总产69万公斤,纯收入585万元,加上市场营销收入200万元。仅此一项,全村人均收入达3738元。
配送信得过的农用物资
从2012年起,赵康三樱椒协会充分利用其覆盖镇、村、户的三级技术服务网络,把农业技术推广和为农民推荐遴选农用物资结合起来,为全镇群众提供服务。
提供优质农资。与生产厂家直接谈判,砍掉多余的中间环节,把各种农用物资的价格降到最低,由厂家直接配货,通过赵康中心站、丰盈物资服务部及村级服务站配送到农户手中,仅每袋化肥就要比市场价低15-20元。协会每年为群众优惠供应化肥在200吨以上,农药2000余公斤,玉米种子8000余亩,小麦优种2.5万余公斤,保证了农资质量,降低了生产投入。
进行试种试用。仅在2014年,协会在全镇就试种三樱椒“一顶三”优种3000余亩,安排三樱椒高巧拌种试验示范田30亩,与河南、河北、北京、陕西等三樱椒种业公司及科研单位,联系三樱椒36个新品种,试验示范20余亩,筛选适宜当地种植的主干品种6个,实现了传统单一三樱椒种植向多样干、鲜辣椒种植型转变,解决品种退化,混杂等问题。
由三樱椒主业服务向其他种植业服务领域延伸。组织实施全镇4片8村小麦高产创建2000亩,安排小麦品种示范、不同播量对比、不同拌种剂对比、有机肥高产试验10项,统一供种5万余公斤,统一供肥150余吨,统一实施小麦除草治虫、滚压控旺,为农民争取无偿项目补贴32万元。组织推广玉米品种大丰30、华农138等示范田8000亩,比对照晋单63增产28%。积极开展“示范村、示范户、示范田”活动,先后树立西汾阳万亩三樱椒种植,晋城露地蔬菜栽培等9个科技示范村。
打开广阔的市场营销渠道
市场经济条件下,单家独户的农民处于弱势地位,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难以抗拒市场风浪。赵康三樱椒协会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包装销售,抱起团来闯市场。
创办面向市场的合作组织。协会建立了三樱椒生产合作社,投资12万余元,购置大型烘干设备,切丝机、切段机、磨粉机、干洗机、去种机等加工机械,以高于市场0.5角到1角的价格,回收社员产品,打造“晋乡红”品牌,统一包装,走向市场,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使三樱椒销售量连续提升,订单络绎不绝,产品供不应求,增加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筹码,提高了产品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建立对接市场的实体营销平台。在赵康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协会建成了集辣椒收购、存储、销售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晋丰泽辣椒市场。该市场占地4.8万平方米,有经纪人56户,货运信息服务部2户,营业用房及库房280余间。销售旺季每天上市人数3000余人,出动各种大小机动车辆300余辆,日均交易量10万公斤,平均年交易量达2000万公斤,交易额达2.8亿元。
打通面向全国的销售渠道。2007年底,协会组织部分会员,到河北、河南等地进行市场调查,参加了在太原、临汾等地举行的“农产品展销会”,与湖南、湖北、四川、广东、内蒙、河南、石家庄、山东等25个省、市的客商建立联系,形成126个销售网点,建立了完善的销售体系。
在赵康三樱椒协会的带动下,全镇及周边地区三樱椒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2014年,尽管受市场低迷影响,赵康全镇种植三樱椒面积仍达3万亩,平均亩产300公斤,总产900万公斤,纯收入9000万元,加上营销收入300万元,总收入达9300万元,仅此一项,全镇人均纯收入达2580元。
目前,该协会已发展6个分会,拥有3600名会员、268名发展经济人、12名管理人员和30名技术人员。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全国优秀专业技术协会”、“科普示范基地”等称号。协会理事长曹玉刚先后被评为“山西省科协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农村科普带头人”“十佳科技创新人物”“县委联系的专家”。赵康镇被誉为“华北辣椒第一镇”,两次被农业部认证为无公害标准化种植基地,2012年荣获全国名优农产品地理标志。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辣椒产业博览会上,赵康镇被授予“中国辣椒之乡”荣誉称号。一张科普大网正悄然覆盖全镇30个行政村,8万余亩庄稼在科技服务的影响下,焕发着盎然的生机。(张建华 邓文斌)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