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多路径 增强保障力 撑起保护伞

襄汾:三个重点精心编织社会保障民生大网

2015-07-15 09:05:09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今年以来,襄汾县紧紧围绕民生为本的工作主线,突出多渠道拓宽就业创业、提升五大基金保险保障力、构建和谐劳动保护伞三个重点,夯实民生、改善基础,编牢织细了社会保障民生大网,实现了民生的持续改善。

    牵线搭桥开辟就业创业“多路径”。该县全面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扶持政策、强化就业服务管理、帮助困难群体就业扶持政策,以公益性岗位安置、企业吸纳、创业带动、引导自谋职业等形式,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稳定就业。招用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80名从事基层水利、畜牧、食品药品监督等基层公益性岗位公共服务工作,审核上报符合经营场地租金补贴条件的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4名,帮助87名高校毕业生分别在星原学校、光大焦化气源有限公司、温泉医院等用人单位参加见习。大力开展公共就业服务活动,利用春节期间外出务工人员集中返乡和春节后大批农民集中外出务工的有利时机,联系省内外用工单位,广泛开展为外出务工人员送岗位活动,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通过开展以“搭建供需平台,促进转移就业”为主题的“春风行动”“送岗位、送培训、送政策”下乡、召开系列专场招聘会、农民工专项培训、清理整顿市场秩序等方式,为服务对象提供免费的政策咨询、就业服务、岗位信息、维权支持和法律援助。积极开展省级农村劳动力转移示范县和省级创业型城市“双创建”工作,依托各乡镇人社工作平台,及时更新全县农村劳动力现状及转移就业的基本信息,在县、乡、村层层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及转移就业台账,采取政府引导、公共服务和市场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县级创业孵化基地3个,为49名创业者推荐发放创业小额贷款217万元。上半年,全县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890人,创业就业56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546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59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4780人。

    提标扩面增强五大保险“保障力”。该县坚持多措并举,认真推进实施社会保障“一卡通”,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提升社会保障能力,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缴费档次、政府补贴标准、个人账户继承等方面完善和创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调整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统筹基金支付比例、城镇医疗保险转诊支付比例,增加门诊特殊慢性病病种。推行市级统筹“一体化”经办模式,简化办事程序,医疗、生育报销时限,由每月报销发放一次,增加为每月10日、20日集中发放两次,特殊慢性病管理由原来的每季度认定一次,增加为每月一次,提高城镇医疗、生育医疗保险待遇。降低失业保险征缴费率,减轻企业负担27.85万元。加大工伤保险征缴力度,加快工伤认定、待遇支付。截至6月底,全县参加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的人数达到42.5万人次,征缴社会保险基金1.96亿元。

    严格执法撑起和谐劳动“保护伞”。该县以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为目标,认真履职,公正执法,加强劳动保障行政执法监察的调解、执法力度,提升劳动争议处理效能,不断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加强日常巡查、举报投诉工作,指导用人单位特别是餐饮、住宿、建筑等中小型企业依法与职工签订、履行、变更、终止、解除劳动合同,对各类违法行为下达限期改正指令书,责令用人单位补签劳动合同5600份,接待群众咨询业务300余次,接受日常投诉14件,结案12件,为劳动者追讨工资469万元。认真开展专项检查活动,联合住建、公安、交通运输、水务、国有资产监管、工商行政管理、工会组织等部门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活动,检查用人单位149户,涉及农民工2万余人,为315名农民工追发拖欠工资203万元;由人社、公安、工商三部门组成联合执法队,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专项行动,出动检查人员135人次,检查从事中介活动的组织1家、用人单位64家;开展拖欠农民工工资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检查用人单位97家,涉及1.5万人,督促补签劳动合同491份,督促缴纳工资保证金22万元。受理各类劳动人事争议案件45起,经裁决结案的劳动争议案件9起,依法调解结案10起,劳动关系档案认定14起,处理过程中准予撤诉5件,为当事人依法裁定赔偿金154.64万元,调解赔偿金、工伤待遇52.1万元。(焦玉龙 贾安妮 石凯敏

    


     

责任编辑:秦芳媛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