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明媚温暖的阳光下,投资380万元新建成的襄汾县赵康镇中心幼儿园内,孩子们有的在操场上玩耍、有的在老师带领下唱歌跳舞,无忧无虑享受着自己快乐的童年。
“现在幼儿园建设得太好了,地方宽敞,玩具又多,孩子们玩得欢天喜地,每天都想在幼儿园多呆一会儿,把娃放在这儿,我们放心。”校门口一位接孩子的老奶奶高兴地说。
2011年,襄汾县启动实施了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历经5年时间精心建设,学前教育面貌来了个精彩“大变脸”:全县标准化幼儿园从1所增加到124所,逐步建立起了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公平普惠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网络,高标准幼儿园占据了全县学前教育主阵地,形成了以公办幼儿园为主体、民办幼儿园为辅助的学前教育发展新格局,学前教育的规模与质量有了显著提升。
“成绩来之不易,这都得益于全县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给力的财政资金投入。”该县教科局幼教股股长张伟说。
从2011年起,襄汾把发展学前教育事业纳入全县总体规划,成立了由政府领导挂帅,教育、住建、财政、公安、人社、审计、 监察等多部门共同参与的领导机构,对学前教育进行统筹规划,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加大学前教育资金投入力度。5年间,在新建和改、扩建公办标准化幼儿园工作中,共计投资9293万元。
——五年来,幼儿教育师资得到大力加强。襄汾将全额事业财政招聘向学前教育倾斜,累计招聘学前教育幼儿教师68名,对172名公办小学富余教师进行了转岗培训。全县在编幼儿教师由原来的60名增加到现在的300名,每个公办幼儿园均配备一名公办园长;
——五年来,幼儿教育设施配备得以基本完善。先后投资940万元,为所有公办幼儿园配备了广播系统、监控系统、教师办公用具、厨房设备、大型玩具、桌面玩具等,让孩子们吃得好、住的惯、玩得高兴;
——五年来,全县学前教育管理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幼儿园登记注册制度和信息公示制度得以进一步完善;实行划片招生,优先招收片区内幼儿;严格控制入园年龄及班容量;坚持科学保教,以游戏为基本保教活动形式,坚决防止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健全相关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责任制,及时发现卫生、消防、园舍等方面的安全隐患并加以整改;开展优质幼儿园帮扶活动,通过结对帮扶、教师挂职或交流、优质幼儿园办分园或托管办园、片区教研示范、课题合作等形式,传播先进教育理念,提高教师队伍专业素养、改善园所风貌;
——五年来,幼儿教育资费进一步下降。所有公办幼儿园均根据县物价管理中心、教育科技局、财政局联合下发的通知精神,执行统一的收费标准,县城每月220元,农村每月100元。积极开展学前教育幼儿资助行动,2012年至今,按每生每年1000元的标准,累计为全县孤儿、残疾儿童、家庭经济困难儿童下发598.8万元,资助人数达5988人次。
如今,襄汾全县高标准幼儿园可容纳幼儿10060人,占到全县在园幼儿总数14027人的71.7%,全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逐年攀升,达到90%。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学前教育是孩子的人生第一课。接下来,襄汾县将认真贯彻《3岁—6岁儿童学习与指南》精神,继续加大投入,建设公办幼儿园,不断提升学前教育质量,努力满足群众对优质学前教育的迫切需求。(邓文斌 贾安妮)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