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汾关工委:一切为了花儿的绽放

2016-01-07 10:34:32 来源:临汾新闻网

    新城镇位于襄汾县城郊区,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境内人文自然资源丰富,有闻名中外的丁村人遗址和丁村民居2个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有山西省十大名枣之一、生产历史近500年的“官滩枣”,有邓曲村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全镇有40个行政村,4.2万人口,是全县的人口大镇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早在2012年12月,新城镇就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村镇”称号,2015年2月中央文明办又颁发了复查合格证书,保留了这一荣誉称号。

    近年来,为了做好全镇关工委工作,我们注重在调动各级领导思想上下工夫,首先是成立镇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由我担任主任,党委副书记任常务副主任,成员由镇妇联、团委、司法、联校等部门负责人组成。其次是全镇所有行政村成立相应领导机构,由村党支部书记担任主任,做到全镇村村有阵地、有牌子、有队伍、有活动场所、有规章制度、有计划目标。目前陈郭、闫店、丁村、柴寺、赵曲、夏梁、邓曲、上庄等9个村的关工委已被县委、县政府授予“五好关工委”的称号,陈郭村还被市关工委授予“全市创建五好基层关工委先进集体”荣誉。

    具体工作中,我们坚持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督查、年末有考核,把关工委工作与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安全稳定等目标责任一并考核,做到关工委工作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我们每年都要充实有威望、有创新、有担当、有责任、肯吃苦的“五老”同志进队伍,增强了镇村两级关工委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

    开展帮困助学活动 助力下一代健康成长

    几年来,镇关工委把帮困助学作为爱心工程来抓,不遗余力地为经济困难家庭、生病住院学生实行全方位、多渠道资助,确保了全镇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在实施中,镇关工委配合学校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针对性帮扶,譬如班主任对学困生开展有计划、有策略、有针对性地心理辅导;对生活特困生上门家访,减免学习费用,并组织社会力量、老师同学给予捐助。全镇设立贫困儿童基金,每年为贫困儿童每人资助200元,有效解决了他们上学难问题。在镇、村关工委积极努力下,全镇已经为30多名考入高校的学生给予救济,累计发放补助金35000余元。陈郭村学子陈波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我们上门祝贺并代表镇、村关工委资助其2000元。此外,我们积极改善教育教学条件,主动争取各方面支持、多方筹措资金。譬如为陈郭村投资90余万元改建了村小学,投资100余万元新建了一座幼儿园。在施工期间,我们经常到工地视察,询问工程进度,查验工程质量,帮助解决遇到的困难,确保了工程如期高质量完工。同时由镇关工委牵头,主动与县级主管部门联系,为学校、幼儿园争取了配套设施和器材。

    发挥德育渗透作用 营造关爱下一代良好氛围

    目前,新城镇各村、学校都能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栏、板报、横幅等宣传载体,加大关心下一代工作宣传力度,形成浓厚教育氛围,营造和谐文明的人文环境。

    他们的具体做法:一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能够自觉把“知、情、意、行”融为一体,知识和德育并重,“点滴渗透、润物无声”,使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提高公民道德素养。二是重视“德育”活动课开展,结合班、队会课,充分发挥德育主渠道作用,围绕民族精神教育、诚信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感恩。三是认真做好关心下一代安全工作,村村配备1至2名安全员,由镇政府统一发放工作补助,实行半月一汇报工作制度。以“安全生产月”活动为契机,在全镇深入、持续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定期对学校、食品、交通等领域安全大检查,严格落实监管责任,确保了学校、未成年人的安全,近年来没有发生过一例安全责任事故。四是机关、农村、学校各种活动丰富多彩。每年3月份,全镇都要开展“学雷锋志愿者服务”活动和党员干部义务植树活动;4月份利用清明节开展“学英烈”、师生烈士陵园扫墓活动;6月份开展庆“六一”活动,在各校组织开展读书征文、诗歌朗诵比赛、文艺汇演等活动。全镇所有村都建有文体活动广场,配备了健身器材,各村妇女    成为广场舞主力军,每天晚上翩翩起舞,既强健了身体又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

    2015年县文体局举办广场健身舞比赛,全镇选拔了3支队伍参加,获得了一个金奖、一个二等奖的好成绩。五是持续开展文明和谐创建系列活动。从2012年以来,镇、村每年评选表彰好媳妇、好婆婆、道德模范、文明和谐家庭、卫生示范户,以家庭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在全镇营造了老带青、幼敬老,相互关爱、孝老爱亲的新风尚。

    多方打造创业平台 引导青壮年走上致富道路

    为帮助青壮年走上致富道路,我们积极打造青年创业平台,有效解决群众增收难问题。

    我们引导和帮助陈郭村创新,在村北以返租土地的形式,投资2000万元建设了千亩设施蔬菜园区。200座现代化钢架温室采取统一流转土地、统一设施建设、统一技术指导、公开发包形式提供给村民使用,安排附近村45岁以下青年劳动力近600余名。经营大棚的村民全部盈利,个个喜笑颜开。

    在官滩村利用“官滩枣”品牌优势,我们依托公司加农户模式,扶持发展红枣产业,在附近10个村建设了万亩红枣示范园区,同时鼓励青年枣农利用互联网优势销售产品,探索发展了网络营销链条,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大大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大家称赞镇关工委在引导村民致富的道路上发挥了重大作用。

    “一切为了花儿的绽放”是我们基层关工委工作的宗旨,我们将不辱使命,继续为培养和造就具有高尚品德、充满活力、勇于创新的新一代而不懈努力。

    杨江滨(作者系襄汾县新城镇党委书记、关工委主任)


     

责任编辑:秦芳媛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