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汾董志昌:村民手持体检单说让他看了就放心了

2017-08-16 09:42:21 来源:临汾新闻网

我愿守护村民的健康

——记襄汾县南贾镇上鲁村卫生所村医董志昌

  临汾新闻网讯 今年7月,记者跟随襄汾县南贾镇卫生院的医护人员去南贾镇上鲁村送医下乡,为村里65岁以上的老年人做免费健康体检。这次体检是在上鲁村的卫生所进行的,记者发现,检查完的村民们都喜欢拿着体检单去找一位后生咨询,这位忙里忙外,对村民的每一个问题都仔细解释的年轻后生就是上鲁村卫生所村医董志昌。

  董志昌是个“70”后,他的父亲之前就是村里的“看病先生”,儿时的他,常常看到很多患者被病痛折磨得痛不欲生,经过父亲的诊治,重新绽放出笑脸。这种情景看得多了,小小的少年慢慢有了自己的想法。上了小学,语文老师让班里的学生谈理想。年少懵懂的学生们,不知理想为何物,却一个个语出惊人,科学家、发明家、宇航员样样都有。理想,董志昌没有从嘴里说出来,而是默默地在自己内心刻上了“医生”这两个字。

董志昌正在为村民诊疗。

  1994年,董志昌就读于临汾市卫生学校,1997年,他考入了梦寐以求的山西医科大学,2000年至2006年到山大二院进修。进修后,省城美丽的都市风光没有拴住他的心,依然回到故乡——襄汾县南贾镇上鲁村。在上鲁村卫生室工作十余年来,董志昌不仅医治了不计其数的患者,还顺利地通过了为期两年的山西省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并为村民们办了许多实事,渐渐地成了村民的主心骨。

  2015年12月,对65岁的孙大娘来说,有点闹心,一下检查出了3种病:双下肢深静脉血栓、2型糖尿病和冠心病,拿着医院的报告单,孙大娘脸上是愁云密布。这可怎么办呢?这不成了孩子们的拖累了吗?这么想着,孙大娘的心渐渐沉重起来。董志昌是在上门为孙大娘打针输液的时候,发现老人细微变化的,他发现,孙大娘从来不问这句话,我的病啥时候能好起来?而是机械地打针输液,针打进去,孙大娘没有一点反应,似乎是打在别人的身上。这怎么能看好病呢?董志昌觉得自己有义务打开老人的心结。于是,在为孙大娘看病的时候,董志昌就耐心地和她聊天,细心的他发现,在谈到在外地工作的儿女的时候,老人的眸子里闪出光芒。董志昌就趁热打铁地劝孙大娘:“儿女们逢年过节回来的时候,最幸福的事就是叫一声妈有人应,所以你要把身体养得壮壮的。”董志昌的话,深深地打动了老人的心。老人闭上了眼睛,泪水从眼角流了出来。

  从那天之后,孙大娘渐渐像换了一个人似的,不但积极配合治疗,还每天把院子里收拾得干干净净,种上了许多绿色植物。闲暇的时候,就坐在门口和老街坊们聊天,捧着《农村居民健康生活方式》聊健康。经过一年多的精心治疗和调养,老人的病渐渐好转了。在孙大娘的院子里,丝瓜和豆角爬满了墙,累累的果实挂满院子,充满了生机。当邻居们问起她为什么心态变化这么大的时候,孙大娘笑呵呵地说:“是志昌这孩子会说话呀,他解开了我的心结,提起了我的心劲啊。”

  今年“五一”劳动节期间,村里发生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就是董志昌用科学知识轻而易举平息的。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村民小吕从村民老张家的门前经过,老张家养的小狗从门里蹿出来,衔住了小吕的裤腿,小吕的裤角被小狗咬破,脚踝也被小狗衔了一口,皮下有些淤青,但没有咬破。小吕的意思是,你家的狗咬了我,得给我打狂犬病疫苗;老张说,狗是咬了你不假,但没有咬破,咬破的裤子我赔偿,但不用注射狂犬病疫苗。小吕老张两家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吵得不可开交。闹到了村卫生所让董志昌评理。

  问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董志昌没有急着表态,而是不慌不忙地拿起一个酒精棉球在小吕的脚踝上小心地擦拭,然后问小吕疼不疼,小吕说:“不疼。”董志昌松了一口气笑着给大家解释说:“完整的皮肤黏膜是可以有效抵御病毒的侵袭的,只要皮肤没有破损,就不会被感染狂犬病病毒。皮肤究竟破损没有,是不能用肉眼来判断的,因为有些伤口肉眼是不容易看出来的,可以用酒精擦一下,如果觉得疼,就说明皮肤破损了,如果感觉不到疼,就说明皮肤是完好无损的,可以不注射狂犬病疫苗。”

  董志昌的解说让双方都心服口服,双方表示,皮肤没有破损,说明不大要紧,邻里邻居的,没有什么可吵的。老张也承诺以后一定会把狗看紧。

  11年来,在上鲁村,这样的故事太多太多了。董志昌说:“如今我们的日子好过了,免费健康体检还送到家门口,咱老百姓也像城里人一样,把健康看得金贵着呢。作为一名村医,我愿意做他们的主心骨,守护着村民的健康。”记者 刘晚 文/图


     

责任编辑:张茜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