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汾贾青云:“好媳妇”传递好家风

2018-01-01 11:17:27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为人之本,百善孝为先。孝老爱亲,不仅是一种个人义务,更是全社会的责任和担当。

  作为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她用瘦弱的身躯扛起照顾两位耄耋老人的家庭重担,起早贪黑,任劳任怨,默默地用爱温暖着老人的心。婆婆夸赞她, “比女儿还亲”;邻居们赞叹, “见过的最孝顺的媳妇儿”。她将善心融入到日常点点滴滴的爱里,三十年如一日,为老人做饭、擦身体、剪头发、洗衣服,没有一次红过脸吵过架……她就是连续十年被评为村里“好媳妇”的贾青云。

  冬日的乡村静谧又安详,2017年12月23日,记者来到襄汾县大邓乡赤邓村,走进贾青云的家里,院落整洁、窗户明亮。走进屋里,虽然设施简陋却干净,一看便知她是一位勤劳贤惠的巧媳妇,把里里外外都收拾得井井有条。贾青云正在为老人做饭,面对着记者时,她连连摆手,有点羞涩地说: “我只不过就是尽了一个妻子、一个媳妇儿的本分罢了,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就是眼前这位朴实的女人,在嫁进来的三十年里,任劳任怨照顾着公婆,以一点一滴的孝心换取老人晚年过得舒心、安心。

  “她比儿子还亲,我家青云对我们那可是没话说,太好了。我们老了,行动不便,但她却时刻为我们操心,衣服一有怪味儿,她就立刻去洗,不嫌脏不嫌累。有时候,我觉得我们很对不起她……”说着,老人流下了眼泪。 “人最怕生气,我们都老了,有时候脾气也可能不太好,可能会对青云发脾气,但三十年了,她没有一句埋怨的话,没有一次吵架拌嘴。”婆婆崔春香激动地说着,眼睛里含满了泪花。 “最让我感动的是,青云知道心疼我们俩。有几次,老伴不小心摔倒了,她就哭了,怪自己没有把我们照顾好。”

  贾青云家里还有一对儿女,女儿前不久嫁人了,受母亲多年来尊老爱亲的影响,她与公婆的关系很好。 “有这样的老婆是我的福气!”在贾青云丈夫眼里,妻子是个难得的好女人。他说,婚前妻子没有嫌弃自己家贫,婚后又勤劳操持这个家。自己出去打工之后,妻子夜以继日地干活,还要照顾孩子和老人,再苦再累没有半句怨言。妻子承受了很大压力,却还常常宽慰自己。

  2005年2月,婆婆不小心摔了一跤,导致胳膊骨折,无法活动。在随后的100多天只能靠贾青云每天喂饭、穿衣,还得搀扶着上厕所。天有不测风云,2017年3月,87岁的公公不小心摔了一跤,从此便瘫在了床上,思想行为如孩童一般,不能自理。为了更好地照顾公婆,当时还在铁厂上班的贾青云毅然辞去铁厂的工作,专心致志照顾老人。

  由于公公摔跤后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不能对自身需求做出任何反馈,渴了、饿了、想上厕所,全靠贾青云根据时间规律判断。

  每天早起,贾青云担心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一看被褥有没有尿湿,然后叫公婆起床。

  为了照顾公婆,不分寒冬酷暑,贾青云每天5点天未亮就起床,一日三餐做好送到公婆面前。她白天忙农活、打扫院落,晚上洗衣服,剩余时间去邻居家做手工赚钱,每天忙到晚上12点才睡。公公长期卧床休息,容易生褥疮,她便坚持每天给公公勤翻身、勤擦身体、勤换衣,晚上给公婆泡脚,并按摩手脚,保证血脉通畅。贾青云的日常生活就是这样的,几乎没有自己的时间。

  “你每天这么多事情,累吗?”当记者问这个问题时,贾青云的眼眶微红,她说: “说不累是假的,累都在自己心里。但我觉得,对他们好是应该的。如果让他们受了委屈,我心里会更难过的。经历了这么多事情,虽然也有吃不消的时候,但我憋着一口气,就是要让自己和家里人生活过得好好的。”

  嫁过来的30年里,贾青云很少回浮山娘家,也很少走亲戚串门。 “她放不下这个家,放不下年迈的公婆。自从公婆病了,她几乎不回娘家,除非逢年过节。”贾青云的母亲张秀莲说。

  多年来,在赤邓村,村民们都知道,贾青云是个好媳妇儿,还是个好邻居,生活中,她总是为别人着想,与亲朋邻里友好相处,不计小节,大家都觉得十分亲切。“每当左邻右舍遇到急事,她都会及时赶到,谁家盖房、红白喜事,都会跑前跑后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她的孝顺、善良我们都看在眼里……”74岁的邻居大娘亢福红感慨道。

  “青云是左邻右舍公认的好媳妇、好邻居,也是咱村里人学习的好榜样。”村党支部书记郑江波介绍,村里好媳妇评选已经举办了快十年了,在这些好媳妇、好婆婆的带领下,村里的风气好了,大家都争当模范,向先进人物看齐。正是因为有这些榜样的力量,传递了孝老爱亲的好家风,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

  善良的品格、亲情的依托一直以来都是贾青云坚持的动力。对于未来,贾青云充满了希望, “我会好好照顾两位老人,让他们有个舒心的晚年。”

  记者 王婧


     

责任编辑:姚建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