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汾:六大工程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2018-05-15 09:01:59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今年,襄汾县以实施“丁陶牌”六大人才工程为载体,着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影响带动力强的精品人才工程,引领人才队伍建设整体快速推进。

  在教育系统深化“丁陶教学名师工程”。每年选拔培养100名在教学改革、教育研究、学生培养、示范带动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逐步构建一支师德高尚、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素质优良的中小学名师和骨干教师队伍。组织名师在教学中承担示范课、观摩课、研究课等公开教学任务,通过名师在教育教学中发挥带头、示范、辐射和“一对一”帮扶作用,推动本学科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在医疗卫生系统深化“丁陶名医支农工程”。以培养造就知名的高层次医疗卫生人才为目标,每年遴选100名综合素质高、发展潜力大的中青年医疗卫生人才,通过主持科研、理论培训和临床进修等多种方式,造就一批在不同专业领域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省内一流的高层次医疗卫生人才。定期组织或派驻专家、优秀人才到乡镇卫生院、村诊所送医送药、送知识送技术、送管理送制度,帮助乡镇卫生院提高管理水平,加强标准化建设。

  在涉农部门深化“丁陶科技惠农工程”。在农委、林业、畜牧、农机、水利等涉农部门选拔100名专业技术人才,通过沉下去、送出去的方式进行培养,打造一支素质高、业务强、乐于奉献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采取定点联系、对口指导、技术帮扶等方式,以农村种植养殖能手、致富领头雁、农村经纪人和专业合作社组织领办人等农村实用人才为重点,以集中办班、田间指导、现场示范等形式,搞好农业先进实用技术普及性培训班,使一大批农民掌握从事先进农业技术。

  在重点企业开展“丁陶高技能人才培育工程”。以中级技工为主体、以高级技工和技师为重点,结合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发展需要,整合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资源,采取多种形式,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大赛”“技术带头人”评选等活动,每年培育100名高技能人才,塑造技工品牌,弘扬工匠精神,培养职业素养,激发广大高技能人才在襄汾振兴发展中建功立业的劳动热情。

  在农村一线深化“丁陶能人培养工程”。在农村一线构建初中高三级农村实用人才培育体系,实施百名初、中级农村实用人才培养项目,开展素质提升培养,实现“每个村培育10名本土实用人才,每个乡镇培养100名本土实用人才”,着力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同时,各乡镇要从“选”“树”好人才入手,遴选10名领军型农村实用人才,纳入“丁陶能人培养工程”,从而带动更多农民在发展产业过程中逐步成长为懂技术、会经营、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实现“培养一批能人、带动一方发展、富裕一方百姓”的人才效应。

  在文化行业深化“丁陶文化人才培训工程”。以高层次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化人才培养为龙头,以基层和民间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为基础,每年在全县有计划、有重点地遴选培养100名在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文化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人才、文化经营及文化发展专门技术等领域业务精湛、成绩突出、有发展潜力的优秀文化人才。通过新建、扩建培训基地,搭建培训平台,广泛持久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人才培训活动,着力营造有利于优秀文化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侯录艳)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