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汾:这里,抓一把泥土就可攥出文明汁液

2018-05-30 09:26:55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听“跑鼓车”的渊源

忆峥嵘岁月

  临汾新闻网讯 在临汾,襄汾近乎是妇孺皆知的文化大县。然而,对于内容丰盈的襄汾文化来说,这样的所知又多半是一鳞半爪。

  5月26日,荷花园古镇景区内,为期4天的“文化襄汾”宣传周活动进入第三天。在帝尧文化展馆,县博物馆馆长夏红茹正在给游客介绍陶寺遗址作为帝尧之都、最早中国的源远流长。一旁,市民赵新民对展台上的一件件器皿、墙壁上的一块块展板端详良久。他不无感慨地说,襄汾历史如此久远、文化如此厚重,我们现在总说“中国根”,只有到了这里才能了解这三个字的真正含义——的确如此。

  这样一场以文化名义举行的“大美临汾·文化襄汾主题展”,促使赵新民们乐此不疲地穿梭于各个展馆之间,开始重新审视这方“抓一把泥土攥出文明的汁液”的土地。

  在丁村文化展馆,人们可以触摸历史的肌理,感知“一村俩国保、全国也难找”的魅力;在帝尧文化展馆,人们可以体验古观象台的神奇,领略“最早中国”的魔力;在汾城古镇展馆,人们可以打量“古代县级城市标本”的模样,重温古镇的辉煌过往;在鼓乐文化展馆,人们可以聆听自远古传扬至今的铿锵鼓点;在晋商文化展馆,人们可以品读晋商巨贾的荣辱兴衰;在晋作家具展馆,人们可以品味这一中国古典家具流派的古朴典雅;在农耕文化展馆,人们可以体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淳朴民风。至于古建文化展馆、匾额文化展馆、饼子文化展馆、水墨漫画展馆、戏剧文化展馆、楹联文化展馆、剪纸文化展馆、红色文化展馆、女子书画展馆、摄影艺术展馆,则让置身其间的游客愈发叹服于襄汾文化的厚重多样。显然,即便占地3000亩的荷花小镇也不足以囊括它的所有。

  厚土吉壤育瑰奇,华夏文明看这里。铺展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更为恢宏的襄汾文化图卷——

  这是一片被称为“金襄陵 银太平”的沃土,自古景色秀美、土地肥沃、物产丰饶,民富而“丰盈”,康宁而“福寿”。平阳麻笺、太平米醋、襄陵莲菜、连村粉条、官滩红枣、赵康三樱椒、荀董中药材等名优特产闻名遐迩。明清时期的太平、襄陵商贾长袖善舞,富甲一方,堪称晋商之劲旅。

  这是一个古老而神奇的地方,有历史、有故事,有许多喊得出、叫得响的“王牌”和堪称中国、世界第一的“名片”。丁村遗址填补了我国旧石器时代中期古人类化石的缺环,驳斥了中国文化西来,长了中国人的志气;陶寺遗址被证实为帝尧之都、最早中国和文明根祖,让华夏文明5000年有了底气;赵康古城遗址被认为是晋献公迁都的晋国国都,书写了“天下莫强焉”的辉煌篇章,增添了山西人的豪气;“雷锋团”在这里诞生出发,哺育了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这里发现有世界上最古老的观象台,有要素齐备的中国早期都城,有考古发现中国最早的宫殿,有迄今最早的文字,有世界上最早的建筑材料,有中国最古老的礼乐乐器组合和金属乐器,有中原地区最早的龙图腾,有黄河流域史前最大的墓地及王墓,诞生了我国最早的诗歌——《击壤歌》,发生过我国最早译成外国文字并流传到欧洲的赵氏孤儿故事……

  这是一方底蕴深厚、五彩缤纷的文化园地,1019处各地文物保护单位,100余项各级非遗项目,星罗棋布,遍及全县,每一地都能勾起人们的无限遐想,每一处都蕴含着说不尽、道不完的前尘往事。“国保”单位“丁村民居”“汾城古建”“普净寺”“灵光寺”“襄陵文庙大成殿”等建筑历史久远,古朴精美;“国字”号的“天塔狮舞”“晋作家具”“跑鼓车”“三盛合小米醋”“平阳麻笺”等非遗项目特色鲜明,享誉全国。

  襄汾民间文化艺术更是琳琅满目,风姿绰约。农耕文化、鼓乐文化、戏剧文化、古建文化、民俗文化、楹联文化、饮食文化、收藏文化以及民歌、剪纸、刺绣、书画、摄影艺术等,使人恍若跨入气象万千的文化艺术长廊,不经意间,便会发现许多历史的印痕和文明的渊源,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散发的绚丽光芒。

  时值全省旅发大会在临汾召开之年,特别是恰逢2018山西临汾“尧王杯”马拉松赛举办之际,“文化襄汾”宣传周活动向人们全面展示了襄汾作为人类起源、国家起源、三晋文明起源重要发祥地的文化魅力;展示了当地落实“文化强市”战略部署,以“一城一镇一村”开发为核心,推进研学旅游、全域旅游,着力构建文化襄汾取得的工作成效。

  襄汾,以文化名义的一次展示,已惊艳了世人。殊不知,当地正以文化的名义书写着一篇更大的文章。在文旅融合渐成大势的今天,2016年以来,新一届县委、县政府确定了全县文化旅游“一轴一带六线八景区”的“1168”发展思路。作为文化大县和文物资源大县,当地主政者认为“大县就要有大县的担当,大县就要有大县的作为”,今年在全力办好陶寺考古遗址发掘40周年国际论坛、丁村国际艺术双年展、丁村国际剪纸艺术节等3项规定动作的同时,还将充分发挥文化文物资源优势,认真办好“尧王杯”国际马拉松赛、荷花文化旅游节、唐人居非遗文化节等18项自选动作,紧抓全省旅发大会这一大好机遇,积极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以旅游传播文化、用文化吸引游客,切实通过此次大会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示襄汾厚重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丰富的资源、秀丽的风光,真正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新支柱。

  记者 孙宗林 文/图


     

责任编辑: 吉政

上一篇: 襄汾关村:党支部引领集体经济蒸蒸日上

 

下一篇:没有了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