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防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 面对燃烧散煤取暖造成严重空气污染的现实,面对汾渭平原成为打赢蓝天保卫战主战场,到2020年,基本完成生活和冬季取暖散煤替代的要求,襄汾,疏堵结合,经过一年多的探索,找到了一条治理散煤污染的新路子——
疏堵结合治理散煤污染
今年7月2日,襄汾县赵康镇,全县2018年清洁取暖暨散煤整治工作推进会在这里召开。随即,《襄汾县散煤污染专项整治方案》印发。“冬病夏治”及早动手,在襄汾,继2017年度之后,散煤整治工作全面铺开。
采暖季依靠散煤取暖,炉渣煤灰影响环境卫生,烟尘未经处理超标排放,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一大源头。实施散煤污染综合治理,既是中央的要求,又是群众的期盼、发展的需要。然而,这又是一项改变群众千百年来生活习惯,牵涉面极广的工作。如何破解这一难题?经过前期大量的调研、座谈,襄汾县坚持书记县长亲自抓,四套班子共同抓,部门乡镇具体抓。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县长乔飞鸿担任组长,分管公安和环保的两位副县长任常务副组长,其他副县长任副组长,县政府办、纪委监委等19个部门和13个乡镇为成员的散煤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共同发力,形成了一套工作机制。
疏
在全县实施清洁取暖改造。这是治理散煤污染的一项治本之策,能够改变传统以燃煤取暖为主的生活方式,从而有效减少散煤污染。去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襄汾县通过煤改气、煤改电、县城集中供热扩面、企业利用余热向周边村庄供暖四种方式,对靠近临汾主城区、国省干道、高速、高铁两侧的131个村和在农村地区办公的183个行政事业单位实施了清洁取暖改造。按照规划,2019年该县将实施9个乡镇43个村的煤改气和1个乡镇4个村的煤改电清洁取暖改造;2020年将实施13个乡镇140个村的煤改气清洁取暖改造,届时全县平川地区的318个行政村将实现清洁取暖全覆盖。
为群众提供合格优质煤炭。该县根据人口分布、村庄密集程度、清洁供暖禁煤区的划定等情况,在既方便群众生活,又保障供应能力的前提下,按照每一万人设立一个优质煤炭销售点的规划原则,综合考虑安全、环保、实用等因素,高标准建设煤炭销售点。所有销售点均建有全封闭堆场,面积一般为1500平方米、高度10米,全部配备喷淋设施、通风系统、废水循环利用系统、洗车台及两个以上安全出口,做到既环保又安全。同时,对优质煤炭销售点经营行为进行“三查”,一是核查煤炭来源及煤质化验报告,确保煤质合格;二是检查销售点购销台账,有效控制散煤经营销售环节,确保县内市场流通散煤品质达标;三是县工商质监局每月不少于两次随机抽检,对煤炭销售点所进每批次煤炭实行动态监管。目前,全县已建设11个符合标准的优质煤销售点,并将有关信息在县电视台、政府门户网、掌上微襄汾公告1个月,引导广大群众到合法销售点采购优质煤。
堵
科学划定禁煤区和禁燃区。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要求,该县将整个县域范围划定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进一步将县城建成区和清洁取暖覆盖的区域划定为“禁煤区”。“禁煤区”内禁止燃用煤炭燃料;“禁煤区”外的其他“禁燃区”内,禁止单位和经营户燃用煤炭等高污染燃料,居民生活、采暖和集中供热单位确需燃煤的,可以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期限内燃用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煤炭燃料。
取缔非法煤炭销售点。由13个乡镇牵头,县国土、环保、工商质监等部门配合,严格按照“两断三清”标准,对县域内147家非法煤炭销售点进行彻底取缔。
加强煤炭流通管控。由县安监局牵头抓总,从工商质监、环保、交通运输、交警四部门抽调人员,组成4支联合稽查队,每队配备两台执法车、保障8到9名执法人员,由各部门分管副职带队,全天候在主干道路、重要路段设卡或巡回稽查。13个乡镇和社管委,在各村、各社区成立5人以上的散煤治理联防队伍,配合稽查队和职能部门做好散煤车辆管控,全县共组建联防队伍282支,1394名联防队人员统一配发红袖标,签订散煤管控“责任状”,全职参与散煤污染专项整治工作。在县界交界处的乡村道路,由所在村加强散煤治理联防队伍力量,开展联防联治,严防劣质散煤进入境内。对发现的流动散煤,统一由4支稽查队伍进行查处。发现拉运散煤车辆后,由交警和交通运输局执法人员拦停,工商质监局执法人员检查煤质化验报告等相关票据。对票据不齐全、煤质可疑的车辆进行暂扣,抽样化验,经化验不合格的予以没收,集中封存,立案查处。同时,与全县工业储售煤场和洗煤企业签订责任书,严禁将煤炭及煤炭制品销售或赠与私人散户。
加强使用环节监管。对禁煤区内违法燃烧散煤的问题,依据《临汾市燃煤污染防治规定》,由县环保部门牵头,工商质监、食药监、国土等部门和所在乡镇联合执法,没收燃煤设施和燃煤。县公安局调配专门警力,对阻碍执法的行为及时处置,确保执法正常进行。
散煤治理,不仅要疏堵结合,而且要群众从心底接受。襄汾县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政策解读和宣传。在全县禁煤区设置172块统一标准的标识牌,宣传《临汾市燃煤污染防治规定》和中央、省、市关于燃煤污染防治的相关政策,公布相关法律条文和举报电话,提高群众知晓度。县内新闻媒体、政务媒体多渠道联动,采取电视访谈、现场采访、跟踪报道、公开通报等形式,对散煤治理工作的重要意义、法律法规、典型案例进行大力宣传。县、乡、村三级采取主题活动集中宣传、县乡干部入户宣传等方式,发放宣传资料22万余份,张贴通知公告1370份、悬挂标语横幅1450条。镇、村两级全面签订散煤治理工作责任状,纳入镇村考核体系。各村(社区)逐户签订承诺书。在全县设立统一举报电话,对举报劣质煤购销行为的第一举报人给予奖励。
疏堵结合,双管齐下;宣传到家,群众支持。全县散煤治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去年以来,全县共查扣劣质煤654吨、劣质蜂窝煤11.3万块,罚款3.9万元。对没收的劣质散煤,经县政府常务会研究,由安监部门牵头,聘请第三方评估公司评估,由拍卖公司依法公开进行拍卖。
打赢蓝天保卫战,散煤污染治理是涉及面最广、牵涉人数最多的一场战役。襄汾县将按照市委、市政府“要在散煤治理上闯出一条路子,为临汾赢得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新贡献。
通讯员 张建华 石凯敏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