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仲夏时节,襄汾县大邓乡赤邓村麦浪翻滚,一派丰收景象。田间地头的大型收割机旁,几位年长的大爷正在给装麦子的村民说着什么。记者走近细听,原来大爷正在叮嘱大家保护生态环境,坚决不能焚烧秸秆。村民们告诉记者,这是村里的几个老党员正在进行环保宣传。
赤邓村现有党员50名,以前一直按区域就近划分党小组。随着时代的发展,他们认为,要想更好地发挥基层党小组的作用,必须对党小组的职能进行重新定位。于是,他们打破过去按区域就近划分党小组的传统模式,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农村发展现状和党员实际,创新设立了产业发展、纠纷调解、文化发展三个功能化党小组,由党性观念强、业务经验丰富、群众信得过的党员担任党小组长,随时随地根据村民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不但带动了全村各项产业的发展,而且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乡村环境治理、文明村风树立、打造宜居美丽乡村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调解党小组由群众中威望高、口碑好、处事公正的党员组成,家长里短的,坐在百姓炕头就解决了,预防了矛盾激化和各类民事纠纷,做到了矛盾不出村、纠纷零上访。
秦绒是文化发展党小组组长,爱好文艺的她把村里的文艺爱好者都召集起来,组建了文艺宣传队。每天清晨傍晚,村民们锻炼的锻炼、跳舞的跳舞,成了赤邓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传统节日,还组织大家进行书法剪纸展览。在秦绒的带动下,赤邓村的婆姨们跳舞出了名,其他村有活动都来邀请她们去表演。现在,全村吵嘴打架的事少了,婆媳关系、邻里关系更融洽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既调动了村民的生活热情,又充实了村民的精神生活。
产业发展党小组每天琢磨的事,就是帮助村民发展经济。他们和村周边企业紧密联系,全村劳务输出80多人,为村民致富增收提供了新途径。村民郑大爷高兴地说:“原来儿子在太原打工,现在通过党员协调,在家门口就解决了就业问题,赚钱顾家两不误。”
据了解,赤邓村党员立足党小组设岗定责,充分发挥了党组织在村级事务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形成了“村党支部+功能党小组+党员+村民”的格局,营造了党支部给党小组立标杆、党小组给党员压担子、党员给全村树榜样的良好氛围。该村连续10年被评为市级和谐文明示范村,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被评为省级和谐文明示范村。
村民郑锁石高兴地说:“功能党小组办的都是实实在在看得见的好事,党员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我们有困难找党小组、找党组织,功能党小组真是我们老百姓的主心骨!”记者 景秀红 郭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