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露香梨承载隰县果农致富梦

2016-09-12 10:09:34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金秋送爽,玉露”飘香。9月10日,隰县首届玉露香采摘节在该县午城镇上阳德村启幕。此次采摘节由隰县工商联、隰县玉露香梨商会和午城镇政府主办,主题为“以梨为媒、以节会友、以诚招商”。此次采摘节除采摘以外,还包括招商引资推介对接会、PPP模式培训、玉露香梨高新技术应用研讨会、玉露香梨果订货会、农信杯”品梨大赛、玉露香梨王擂台赛等多项内容,旨在打响“梨果采摘”休闲游特色品牌,将农业观光、文化旅游与产业脱贫有机结合,努力将隰县建成中国金梨之乡、山西绿色之州、晋西宜居之地、美丽幸福之都。

  16个主题采摘园特色鲜明

  当天上午,前来参加采摘节的各方游客络绎不绝。活动现场,主办方专门设立了一个“爱心园”和一个“圆梦园”。

  “这两个梨园的梨,已经被一家爱心企业订购了,梨款32000元也已经给我了。”上阳德村贫困户于玉莲说,爱心园内游客现场采摘梨的款项全部放在捐款箱内,用于午城镇贫困学生的助学;圆梦园内游客每采摘100元的梨,另一家爱心企业就会捐出10元钱,用于午城镇的助残事业。

  游客们了解到设立这两个主题采摘园的目的后,纷纷为午城镇的助学、助残事业伸出援手。此外,该采摘节在午城镇的张村、刘家庄等8个村也设立了好人园、书记园、状元园、长寿园、亲子园等16个主题园。

  采摘园内,主题鲜明,游客采摘购买热情高涨;采摘园外,招商引资推介对接、高新技术应用研讨、玉露香梨果订货、特色农产品展销等活动也在有序展开。据了解,此次采摘节的各项活动将持续到本月16日。

  200余名志愿者特别给力

  此次采摘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活跃着一批默默付出的志愿者。“我是来自县旅游行业的一名志愿者,主要负责车队的导游,把车队经过的每一个景点和隰县的地理概况,逐一介绍给全国各地的游客……”中午,趁着大家吃自助餐的时间,志愿者吴艳霞告诉记者,这次采摘节,她们大约有近300名志愿者参与其中,除蓝天救援队的志愿者之外,其他全都是在全县各个行业中经过专业培训、层层选拔等程序,精挑细选出来的。

  据吴艳霞介绍,她是旅游部门的志愿者,所以,介绍本土人物风情上手比较快。但是,其他行业的志愿者参与此次活动确实费了不少劲。有的志愿者为了此次活动,专门将导游词翻来覆去背诵,并且还要学一些礼仪;有的志愿者达不到要求,只能带着遗憾离开。

  据共青团隰县县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采摘节涉及到的各个环节都有志愿者的参与。从高速公路、国道、乡级公路等每一个路口都有一个志愿者服务站,为前来游览的车辆和游客提供志愿服务,所以大家能看到许多穿着统一制服的志愿者;而且不论是在会场还是在采摘园,这些志愿者都以良好的服务,将一个好客隰县、魅力隰县的印象留给每一位前来参会和采摘的客商和游客。

  30万亩梨园承载致富梦想

  隰县海拔较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并且无污染,发展梨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2015年全县果树总面积达到35万亩,果品总产量4.5亿斤,产值5亿元,农民人均果品收入6000元。隰县80%的土地种植果树,80%的农民从事果业生产,80%的农业收入来源于果树,三个80%充分证明,以梨果产业发展为主的农村“一县一业”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全县户均收入30万元以上的家庭达到20余户;户均收入10万元以上的家庭达到500余户;户均收入5—8万元的家庭数不胜数,一些梨果专业村依托梨果产业率先实现了小康目标。

  今年,隰县把玉露香梨产业作为精准扶贫的重中之重,县委、县政府采取多项措施,推动玉露香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先后在全县88个村建起农村电商服务站,年底实现97个行政村和351个自然村全覆盖,并实现了微站成功上线,注册了隰县“玉露香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启动“一码多用”二维码追踪系统,建成了一个涵盖全县梨农详细信息的二维码质量追溯系统,玉露香销售步入“互联网+”的新时代。他们还举办梨花节、采摘节等活动,积极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提升品牌价值,实现由“卖产品”到“卖品牌”的转变。

  按照玉露香梨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到2020年全县玉露香梨总面积要达到30万亩,挂果面积20万亩,每亩按最低产量4000斤计算,总产量8亿斤,每斤按3元计,总产值24亿元,全县8万农民人均玉露香梨单项收入将突破3万元。

  为加快玉露香梨产业发展,近年来,隰县县委、县政府连续召开了六届玉露香梨花节,实施了五年“梨果攻坚年”活动,抓规模扩张,重品质提升与市场营销,使玉露香梨面积由2008年的不足2000亩发展到现在的20万亩,面积、产量位居全国第一。

  记者 郝海军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相关阅读

    本文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