隰县关工委及各界关爱贫困学生侧记

2018-03-28 12:28:46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3月10日,对于隰县的两个孩子李云云、任思雨来说是一个终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她们又一次收获了爱与阳光,汲取了成长的力量。

解绍亮(左)向于玲玲(中)和张洁(右)赠送牌匾。 郝微微 摄

  当日上午,风和日丽。上午10时许,隰县关工委主任解绍亮带来了两位风尘仆仆的爱心人士——于玲玲和张洁。她们是好朋友,这次出于同样的慈善情怀,决定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于玲玲资助贫困学生李云云,张洁资助贫困学生任思雨。

  在黄土镇谙正村贫困学生李云云家中,于玲玲同隰县关工委、受助学生李云云郑重签订了资助协议书——以后会每月资助小云云500元,直到完成学业。于玲玲亲切地抚摸着小云云的肩膀,告诉她一定要好好学习,用自己的努力去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她微笑着说,等到暑假时会带比云云大一岁的女儿到云云家体验生活,接受教育,让两个孩子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做有担当、有作为,未来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听了她的话,眼圈红红的小云云露出了笑容,连拍着手说,太好了,又有新朋友了!

  从李云云家里出来,他们来到午城镇午城村受助孩子任思雨家里。任思雨的母亲去世,父亲外出打工,年迈体弱的爷爷奶奶要养活姐弟三人,最小的弟弟尚不到一周岁。即便如此,任思雨仍然学习刻苦且成绩十分优异。看到小思雨家窘迫的生活环境后,张洁的内心受到极大的震撼,当即决定资助任思雨。小思雨激动地搂着张洁的肩膀,发自内心地叫了一声“妈妈”,张洁的眼眶也湿润了,激动地拉着孩子的手,答应了一声“嗯,以后咱们就是母女了”。这种不是亲情胜于亲情的互动,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多年来,隰县关工委致力于救助贫困学生,积极同企业及社会爱心人士牵线搭桥,促成他们与贫困学生结对支助,帮助90多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去年秋天,霍州市几位爱心人士到隰县交流沙棘产品的功效和销售经验时,听说隰县关工委采取各种措施动员社会力量用普通救助和长期救助相结合的方式对孤困儿童开展救助,使6000多个孩子得到普遍救助,使80多个孤儿、单亲贫困、残疾和因病、因灾难造成贫困的即将失学的孩子得到长期救助的事迹后,当即表示要加入爱心队伍,对孤困儿童献上一份爱心。随后,爱心人士高云岗和成云龙对黄土镇谙正村因父亲患空洞性脊髓炎而失去独立生活能力的李君浩小朋友进行长期救助;王荣和巩芳艺对因父亲车祸去世和母亲吴变翠下肢瘫痪、生活极度贫困的女儿吕云芳进行了长期救助。他们的大爱之心感染了身边的人,他们同行的好友于玲玲也随即决定对李五虎的女儿李云云进行救助。

  3月11日,于玲玲决定来隰县与关工委签订救助协议时,又领来了在无锡居住的临汾籍爱心人士张洁。张洁受到于玲玲的感染,也当即决定要尽其所能救助贫困孩子,隰县关工委主任解绍亮向她推荐了任思雨。于玲玲和张洁动情地表示,“以后孩子们书读到哪里,我们就资助到哪里。让孩子们在阳光的氛围中健康成长,这是我们的心愿。”

  当日,大家还对已得到救助的吕云芳进行了回访,当发现她母亲吴变翠病情恶化时,关工委主任解绍亮及时向华西医院院长林宏华发出求救信号,得到了林院长的积极,使生命垂危的吴变翠又一次看到了生的希望。吕云芳感动得热泪盈眶,她泣不成声地说:“谢谢各界人士的关爱,我一定会放下包袱,努力学习,做一个对家庭、对社会有用的人。”

  让爱心点燃爱心,让爱心温暖心灵,让爱无限放大,让社会更加和谐。看望完三位贫困孩子,隰县关工委主任解绍亮赠送给于玲玲、张洁一个牌匾,上书“积善成德”四字,以褒扬她们扶贫济弱、助人为乐的高尚情怀。

  记者 景秀红 郭 璞


     

责任编辑:姚建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