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宁光华镇打造万亩双季槐米种植基地

2015-05-27 08:03:07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为了推进大众创业,帮助农民发家致富,乡宁县光华镇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农民种植双季槐米优良品种,把发展槐米作为一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产业来规划实施。成立了“乡宁县农家福双季槐米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打造万亩双季槐米种植基地。

    双季槐米是一年内可以采摘两次槐米的优良树种。槐米是传统的中药材和化工原料,市场需求量大。去年上半年,光华镇组织镇村两级干部,会同县林业局技术人员,多次到运城、稷山参观学习,充分了解槐米树种的适应性及种植效益;请来槐米种植专家和技术人员实地考察。专家认为,光华镇土壤土质、气候条件均适应双季槐米的生长,同时,光华镇沿河两侧荒山荒坡和弃荒地面积广阔,把这些土地资源重新复垦整理栽植槐米,既可解决发展槐米的占地问题,又可以实现荒山绿化的目标。基于这样的认识,光华镇把发展槐米作为一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产业来规划实施。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他们一是先选择在七郎庙村进行土地的复垦整理。由村委统一组织实施,投入各种机械30台,连同开通田间道路,亩均投入2000元,截至目前,已完成土地整理2500亩,总投入500余万元。

    二是充分发动群众、动员群众。组织带领七郎庙村群众在槐米生长期、收获期三次赴运城、稷山参观学习,让群众眼见为实,给群众算经济账。据了解,每亩栽植双季槐米树100株,3年见效,亩均收入可达1000元;5年进入盛产期,亩均收入可达5000元左右。如按规划3年完成1万亩,仅槐米一项全村收入可达5000万,全村人均可增收2.5万元。而且槐米树的管理相对粗放,易成活。通过组织这一活动,农民群众观念有了转变,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发展槐米产业已成为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三是严格技术措施,严把栽植关口。我们聘请了运城市稷山县的专业技术人员现场给群众讲解栽植的技术要领,并现场示范栽植方法,让群众真正掌握栽植的技术要求。同时,他们把每一块都明确到农户。统一调进苗木,农户自主栽植、自主管护,自己受益、每株苗木17元;每亩打坑机械费用120元;每亩施肥0.5方,费用100元;每亩浇水3方,费用100元;土地整理每亩2000元。仅栽植一项费用,每亩2490元(除去人工费用)。今年完成1500亩栽植任务,11月底之前可全面完工,剩余已复垦1000亩土地明年春季栽植。

    该工程分三期完成。第一期工程投资750万元,完成2500亩栽植任务。目前已完成栽植预整地的工作,正在实施苗木栽植,预计11月底将全面完成;第二期,计划投资1050万元,完成3500亩栽植任务;第三期将投资1200万元,完成4000亩槐米栽植任务和槐米深加工配套设施建设,集栽植、采收、销售、深加工于一体的槐米种植基地的雏形将基本形成。3年后平均每亩预期收益可达1000元,第5年进入盛产期后,亩均收益可达5000余元,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产业和渠道,同时将对人居生态环境也起到积极的改善作用。最近,乡宁县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副主任赵立功等前去调研,为“乡宁县农家福双季槐米有限公司”进行融资提供服务。

    乡宁县光华镇的万亩双季槐米基地建成后,不仅可以使槐米产业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而且还可实现荒山荒坡大面积绿化,实现“大地绿起来,农民钱包鼓起来,生存环境美起来”的宏伟目标。

曹东平 杨倩 刘栗平)    


     

责任编辑:柏东丽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