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2015年以来,乡宁县紧紧抓住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机遇,以“山上治本、身边增绿”为思路,以产业富民、林业增效为抓手,科学合理布局、放活营林机制,多举措力促全县林业工作再上新台阶。
围绕思路,迅速掀起造林绿化新高潮。去年以来,该县通过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连片推进”和“整合资金、互相衔接、相互配套”的工作举措;坚持整山系整流域推进,达到造一片成一片的效果;坚持经济林与生态林相结合,封山育林与植苗造林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因地制宜、造管结合”的营造林机制“四个坚持”,巩固了造林绿化成果,全面高质量地完成了2015年度营造林绿化任务。其中,2015年全县共完成封山育林任务1万亩,完成营造林任务3.57万亩,与目标责任制考核任务比较,超任务36%;石景山林场实施的中央财政森林抚育项目任务0.3万亩顺利落实;按照“适度调整、相对集中、便于管理、总量相对稳定”的原则,确定了集体和个人公益林36.06万亩,涉及管头镇、昌宁镇、枣岭乡、西坡镇、西交口乡5个乡镇86个村委,生态公益林管理逐步规范;按照“道路有绿带、街心有绿地、广场有绿荫、庭院有花果”的“四有标准”,完成枣岭乡岭上村、西交口乡南塔村、双鹤乡红凹村三个改善人居环境园林村绿化任务;以全县公路、乡村道路等主要交通干线的通道绿化为重点,完成义务植树35万株,其他植树30万株。
把握抓手,促进生态林业产业大发展。近年来,该县按照“核桃产业主导、若干特色并进”的发展思路,“因地适宜、适地适树、集中连片”的原则,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引导扶持龙头企业,积极鼓励专业合作社,主导产业逐步实现规模化、集约化。截至目前,全县新发展核桃12.8万亩,总量达到15万亩。在主导产业的带动下,翅果油、双季槐米、玫瑰等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特色明显。2015年,该县推行龙头企业带动战略,大力实施核桃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综合管理技术示范项目,先后实施了双凤祥农业综合开发公司3万亩百万株核桃基地和枣岭乡岭上村委核桃基地两个项目区,实施面积共6000亩。通过该项目的典型示范带动,调动了广大群众栽核桃、管理核桃的积极性,实现提质增效强产业、示范带动齐发展、林业发展促增收的效果。2015年全县林下经济产值130万元,林业总产值达到25560万元。
突出保障,逐步形成护林保绿新体系。该县始终坚持把“三分栽七分管”的管护意识贯穿于林业工作的始终,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各项森林资源管护制度和办法,初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护林保绿体系。在森林防火工作上,该县重点从队伍建设、物资储备、火源管控、隐患消除四个方面抓起,去年以来,县财政先后拨款100余万元,为森林消防专业队购置了风力灭火机、高压气雾水枪等消防机具、器材;在各乡镇、林场组建成立了相应的森林防火半专业队伍和防火物资储备库;通过森林远程视频防火监控点和护林员、重点林区村防火信息员队伍,切实抓好野外火源管理;对农林交错区50米范围内的作物秸秆、杂草进行了集中清除,最大程度降低火灾发生几率。在林业行政执法上,严把各种关口,保护林地资源,并积极开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2015年以来,该县森林公安派出所先后查处林业案件24起,切实起到了震慑犯罪、教育群众的良好效果。在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上,完成集体林确权面积106.3万亩,累计发放林权证19406本,全面完成了主体改革任务。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上,及时对森防站的基础设施设备进行采购配置,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同时,针对性地对油松、速生杨、柳树、国槐等进行重点防控,对全县所有核桃树进行石硫合剂涂白、喷药,去年,该县森防四率全部达标,全县未发生一起林业病虫害疫情。在封山禁牧工作上,采取以制度建设为基础,责任落实为保证的保障模式,打好建立长效机制的基础;以舆论宣传为导向,教育引导为原则的宣传模式,营造强劲的舆论氛围;以基础工作先行,突出专项整治的管制模式,保障工作成果;以依法禁牧为根本,打击奖惩为手段,常态化发展为目的的监管模式,确保封山禁牧工作取得实效。(王东星 党冯亮)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