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惠民生的新常态,牢固树立“总体安全发展观”,努力实现红线意识常态化、安全生产标准化、隐患治理制度化、监督管理规范化、社会监管常规化“五化建设”,将是全面推进“五个”乡宁建设的根本保障。
一是构建“以人为本、关注安全、关爱生命”为导向的安全宣传教育新常态。作为全省山区贫困县,乡宁正处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关键时期,强化红线意识,既抓住了安全生产的核心问题,又彰显了安全生产必须狠抓重抓的关键和环节。首先要形成浓厚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舆论氛围。把公共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体系,推动安全教育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其次要强化企业自主培训,全方位提升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督促企业加强对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严把培训考核关,凡高危行业从业人员必须取得相关安全资格;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和安全知识普及,特别要抓好特殊工种和农民工的安全技能培训,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第三要通过社会共同监督,建立完善公示公告制度和企业诚信建设。
二是构建“立足防范、压实责任、规范管理”为支撑的安全监督管理新常态。坚持宁严毋宽、宁紧毋松,不留死角、不留盲区的原则,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履职尽责、失职追责”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做到上心、上手、上劲。要落实领导责任,落实一岗双责,落实监管责任,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做到安全责任到位、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安全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
三是构建“等级评定、红线管理、专家治患”为总则的隐患排查治理新常态。要把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持续深化大排查大整治,全面堵塞各类安全漏洞。要做到隐患排查常态化,隐患治理规范化,打非治违法制化,检查督查制度化,落实检查巡查全覆盖。
四是构建“组织机构、规章制度、考核评价”为保障的长效管理机制新常态。全力做实组织保障,及时研究解决事关安全生产发展的重大政策和问题。全力做好体系保障,做严制度保障,做细考评保障,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奖励机制、安全事故举报机制、安全生产责任追究机制,安全监督检查机制。
五是构建“反应迅速、指挥有力、保障有效”为体系的应急抢险救援新常态。要加强应急管理机构行政体制建设,强化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完善和备案登记工作,加强应急预案的演练工作,使演练经常化、制度化。(杨建军)
责任编辑:席沛钊